姚馳本報記者|沈貞海
前不久,“麗水山泉”注冊公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發布,繼“麗水山耕”“麗水山居”“麗水山景”之后,麗水“山”字系區域品牌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員。
近年來,浙江省麗水市堅持用好創新引領這把“金鑰匙”,不斷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培育出“山”字系區域品牌。
伴隨著“山”字系品牌的異軍突起,綠水青山,如今“流金淌銀”——
“麗水山耕”品牌農產品歷年累計銷售額已超百億元,溢價率超30%;“麗水山居”田園民宿2021年接待游客266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0%和9%;以“麗水山泉”為代表的水產業,今年共謀劃項目88個,概算總投資866億元……“山”字系已培育多個經濟新增長點。
山水淘“金”,麗水正踏浪前行。
耕好“一畝田”
打造“麗水山耕”品質農業
品牌化是麗水農業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2014年,麗水市委、市政府推出全國首個地市級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
“麗水山耕”自誕生,就走上了與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大相徑庭的新路。
2017年6月27日,“麗水山耕”成功注冊為全國首個含有地級市名的集體商標。“麗水山耕”,就是以優勢特色農產品為基礎,以平臺服務集聚效益為推力,打造農業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電商化的生態精品農業發展模式。
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買“麗水山耕”品牌產品,相當于買到了歐盟標準的生態農產品。
2018年,麗水在全市范圍內發起“對標歐盟·肥藥雙控”的迭代革命,提出“要建立國內領先,比肩國際的‘麗水山耕’農業區域公共品牌認證標準體系和溯源管理體系”,以“五個最嚴”舉措,將“生態牌”用到極致。
出臺三批105種農藥化肥限用、禁用目錄,制定《麗水山耕:農藥安全使用規范》,建立“對標歐盟·肥藥雙控”全域在線監管場景應用平臺,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統,累計推出溯源二維碼320萬個……
到2020年底,麗水市高毒及禁用農藥退市率達到100%,農藥化肥使用量分別較2017年減少17.68%、14.86%,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麗水山耕”農產品的農藥使用規范全面與歐盟接軌,全市農藥化肥管控達到或超過歐盟標準。
農業農村部專家組對此表示,“這是全國農業品質化轉型的有力探索,區域農產品全程控制的解決方案,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最佳實踐。”
2018~2020年,“麗水山耕”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區域農業形象品牌類榜首。
盤活“一棟房”
傳遞“麗水山居”生活美學
“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麗水山居”,已成為民宿產業的新標桿。
為改變農家樂“低小散”的運行模式,麗水相繼出臺《全面提升農家樂民宿規范發展實施意見》等一攬子政策規范,以真金白銀的投入引導農戶進行產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麗水山居”農家樂綜合體示范項目67家,精品民宿示范項目157家。
麗水鼓勵引導有資本積累的農戶進入民宿開發,盤活閑置資產,推出“協會+經營戶”“村+合作社”“股份制+農戶”“工商資本”等經營模式,不斷提升“麗水山居”的品牌力、吸引力和帶動力。
蓮都區碧湖鎮下南山村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村落依山而建,可眺望甌江和碧湖古鎮,是甌越風情鄉村古建筑群的典型代表。2016年,下南山村引進浙江聯眾集團對古村進行整村改造,通過“古村+眾創”模式,打造了全國首個古村落度假綜合體——“歡庭·下南山”原生態度假村,一晚上的房費就要1500元,一棟棟“黃泥房”變身“黃金屋”。
下南山村村集體與聯眾集團簽訂了30年的經營權轉讓協議,前5年租金為20萬元/年,之后每5年上浮8%,作為資源入股保底分紅。
2019年,“麗水山居”民宿區域公用品牌集體商標注冊成功,成為全國首個地級市民宿區域公用品牌,也標志著麗水民宿發展思路從“點”上的突破轉向了“面”上的推進。
無論是日均入住率達95%的松陽“過云山居”,還是被游客稱為“驚醒了陶淵明的世外桃源”的蓮都下南山村,抑或坐擁江南仙境的縉云輕奢美宿“近云·麗舍”……如今在麗水,民宿已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眾多游客爭相追捧的“網紅打卡地”,據統計,目前全市農家樂民宿經營戶(點)已達3380家。2021年,雖有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麗水山居”田園民宿接待游客266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0%和9%。
喚醒“一座城”
書寫“麗水山景”美麗篇章
2019年,“山”字系的第三個品牌——“麗水山景”應運而生。麗水先后編制了《鄉村旅游品牌認定標準》《“麗水山景”建設與服務規范》,參照旅游景區、產業融合基地等相關標準編制,對“麗水山景”品牌入駐認證實施標準化品牌管理,以標準化為抓手,對“麗水山景”的建設和服務進行規范和引導。
在農文旅多元業態共融共生理念的影響下,鄉村旅游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隨著自駕越野游的興起,麗水抓住機遇,打造“麗水山路”區域公用品牌,引入“汽車運動+戶外旅游”等產品項目,培育了浙西川藏線·江南丙察察、畫鄉逐星、畬鄉天徑等十大麗水山路自駕特色線路。
今年年初,麗水借數字化改革東風,推出“麗水山路”自駕游公共服務協同應用2.0版,集成行程規劃、應急安全、山貨訂購等自駕游各類服務功能。目前已吸引游客12萬人次,帶動沿途民宿、餐飲、農土特產品經營銷售3280余萬元。
眼下,麗水正全力建設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麗水山景”也正引發著山鄉新一輪的“生態蝶變”。龍泉市寶溪鄉溪頭村,發掘千年龍窯文化遺產資源,打造美麗景區村,年接待游客1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3000萬元。現在,全市有1100多個村莊成為A級景區村,群眾在家就吃上了“旅游飯”。
據測算,2019年,麗水市鄉村旅游經營總收入達52.6億元,同比增長20.17%。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市鄉村旅游經營總收入有所下降。2021年,麗水的鄉村旅游實現良好復蘇,全市鄉村旅游經營總收入達24.61億元,同比增長9.14%。
創造“一瓶水”
釋放“麗水山泉”生態價值
2019年2月13日,麗水市“兩山”發展大會上,麗水市委首次提出“要寫好‘水經注’,把水產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要以水經濟激活水資源、優化水生態!”
“麗水山泉”,就是盤活水資源、做大水產業的關鍵一招兒。2020年11月,麗水市城投集團注冊了水業開發子公司,開發生產以麗水為品牌命名的“麗水山泉”高端水產品。
麗水以超常規速度實現高效率投產擴能,僅用5個月時間完成統一品牌、標簽和管控標準,率先推出首款350毫升瓶裝水和4升桶裝水,年產5萬噸。同時,用8個月時間完成青坑底生產基地建設,上馬3條國內領先的礦泉水生產線,投產后將實現年產15萬噸。
一瓶“麗水山泉”,打開水資源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之路,也成為富民增收的強大引擎。在龍泉市查田鎮青坑底生產基地,以前周邊的民房出租只收七八百元也無人問津,現在兩三千元都不愁租。
目前,“麗水山泉”省內代理網絡已廣泛覆蓋,并布局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營銷渠道,謀劃與省屬大型國企開展股權合作。根據推算,到2025年,“麗水山泉”的產量和市場份額,有望進入國內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