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張冠齡、陳建偉、記者高楊報道 4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2022年一季度全省金融運行情況,解讀《山東省金融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山東省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艾建華現場介紹了該局著力發展生態金融、綠色金融、產業金融和普惠金融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情況。
艾建華說,按照銀保監會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山東銀保監局2021年11月研究制定了推進轄區銀行業保險業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銀行業保險業主動擔當作為,合力打造金融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齊魯樣板”。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著力發展生態金融,打造黃河生態環保樣板區。一是強化金融資金支持。督促銀行機構積極爭取總行政策支持,加大對沿黃生態環保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2022年一季度,轄區政策性銀行機構投放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貸款306.9億元,同比上升52.15%,貸款余額2340.4億元,較年初增加276.62億元。農發行山東省分行貸款余額、投放額、凈增額居該行沿黃九省(區)首位;開發銀行山東省分行貸款發放完成率居該行沿黃九省(區)第二位。二是創新環保金融產品。督促銀行機構開發“黃河保護貸”“飲水安全貸”“安瀾節水貸”等具有山東特色的“水信貸”產品體系,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國開行山東省分行“百縣千億”工程推動縣域垃圾污水治理。工行山東省分行聯合農行、建行向小清河復航項目投放貸款32.5億元,成為山東省首個省級PPP項目。
著力發展綠色金融,打造黃河綠色低碳先行區。一是助力能源結構優化。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制定綠色金融管理辦法,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一季度末僅轄區法人銀行機構綠色貸款余額就達783.08億元,恒豐銀行推出全省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1000萬元,萊商銀行發放全省首筆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7000萬元。中華財險等保險機構積極推廣光伏產品損失等清潔能源領域保險產品,并推動新能源汽車專屬產品上線,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二是推進科技自立自強。轄區共設立34家科技支行,推出了“科易貸”“知易貸”“精英貸”等一系列科技金融特色產品,一季度新增知識產權質押貸款61.66億元、貸款余額163.2億元,均居全國前三位。推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等險種不斷提升保障水平,截至一季度末,為相關企業提供保險保障27.12億元。
著力發展產業金融,服務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一是積極對接區域發展戰略。指導銀行機構圍繞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建立完善金融服務“工具箱”。工行山東省分行制定起步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儲備項目15個,累計審批貸款330億元,并約定未來五年提供不低于3000億元的意向融資支持。二是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引導銀行保險機構通過創新引領、綜合服務等措施,加大對高端裝備等“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金融支持,強化產業鏈核心企業金融服務。政策性銀行和地方法人銀行主動對接沿黃9市556個省級重大項目,涉及資金約2179億元。泰山財險投資黃河流域不動產債權項目3個,金額2.8億元。保險機構為1111個黃河流域工程項目提供974.2億元保險保障。
著力發展普惠金融,打造黃河安居樂業新家園。一是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支持黃河流域重大糧食倉儲、農產品冷鏈、農村路網改造等136個鄉村振興項目。恒豐銀行推出破解活體抵押瓶頸的“好牛快貸”產品,為養殖戶投放貸款6485萬元。穩步推進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實現94個產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在沿黃5縣試點玉米“保險+期貨”項目,沿黃7縣試點蘋果“保險+期貨”項目,試點數量均居全國前列,一季度全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23.17億元,同比增長22.41%。二是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動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落實落細,郵儲銀行山東省分行將金融扶貧與惠農合作項目有機結合,主動對接600名第一書記,為130個自然村發放貸款。平安銀行濟南分行從“扶智培訓、產業造血、一村一品、產銷賦能”等4大環節形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