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CMF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2022年4月),本次會議聚焦“三重壓力疊加超預期變化的宏觀經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于春海代表課題組發布主報告。
報告分析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有效投資是關鍵,從2月份以后能夠看到基建投資特別是大型基建投資開始持續發力,其意義尤其重要,因為在疫情防控壓力比較大的時間窗口中,一些基建投資有可能有實現閉環管理的條件,能更好兼顧疫情防控的要求。
報告建議,對中小企業來說,中小企業的壓力目前是從訂單、資金、成本、疫情防控等面臨的壓力都開始顯現,在這個時候需要從多個維度給中小企業提供更細致地支持,保住中小企業也為整個保就業、保收入和促消費奠定了基礎。
面對全球性的通脹和高成本壓力,甚至是高成本時代的到來,這時候需要在整個生產鏈條上從上游到下游,再進一步從生產側到需求側之間應該形成一個相對合理的分擔對沖和緩解成本的機制。
在疫情防控壓力相對比較大的一段時間內,針對家庭的應急性的救助政策可能也需要實時出臺,同時要有一些非常規的救助。
報告指出,從供給側看,二產恢復較為穩定,二產增速5.8%,基本上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在二產中,制造業的勢頭相對比較好,也相對給人一些樂觀的信號,制造業整體增速比較快,增長了6.2%。同時在其內部結構中也能夠看到一些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等增速更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這幾年所強調的強化制造業基礎,提升制造業質量的中長期的要求。
需求側,總需求結構更趨合理。可以看到1、2月份消費市場出現了一些超預期的反彈,出現了一些非常好的積極的變化,但3月份以來超預期的外生沖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逆轉了消費市場反彈的勢頭。
投資方面,固定投資恢復相對穩定,投資結構不斷優化。1-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3%,比2021年提高4.4個百分點,增速比較明顯。同時在投資內部來看,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實現了相對更快增長,投資結構優化趨勢比較明顯。
在投資主體看,仍然可以看到今年特別是3月份以后基建投資在持續發力,基建投資增長10.5,比去年和2月份都有明顯提高,相比2021年隨著各種規劃項目和重大投資項目加速落地和執行,驅動固定投資增長的政府力量開始發力,但另一方面民間投資力量有所減弱,民間投資增速依然明顯低于整體內生的市場化力量,依然有待進一步激發。
在對外貿易方面,整個一季度前三個月對外貿易增長還是保持了相對較高較快的速度,出口累計增長15.8%,進口增長9.6%。從出口產品結構看,出口的增長動力相對更加多元,從前兩個月的情況看,出口增長在HS分類下60個分類增速超過15.8%,這和前兩年出口增長過于依賴宅經濟和過于依賴疫情防控的需求來說,有了相對比較明顯改善。
從整體經濟景氣指數來看,進入到3月份以來,制造業整體跌入景氣收縮區間,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的分化非常明顯,大型企業依然保持一個相對景氣擴張的狀況,但中型企業跌入了景氣收縮,小企業持續處于景氣收縮的狀態。對于服務業來說,在當前受到一些散發疫情的影響,疫情防控的影響,服務業收縮也是必然。從中小企業、大型、中型、小型企業的對比可以看到確實在成本等壓力的影響之下,在外生沖擊的影響之下,小企業承受的壓力和受到的沖擊相對更大。
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