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許力元、記者尹明波報道 據山東省德州市發展改革委消息,近日下發的《關于公布山東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的通知》,新認定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3個,德州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入選,為德州市首個,這為加快提升全市產業集群的引領力和競爭力、高水平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爭得先機。
德州市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德州市將壯大主導產業,以“三三倍增”行動計劃為引領,做實做專“鏈長制”,未來五年,聚焦戰略先導產業,力爭電子信息及新材料達到千億級規模。在這個目標背后,隱含的是德州市近年來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方向的決心和力度,該市將以強健產業鏈、優化價值鏈、提升創新鏈來加快形成產業鏈競爭的整體優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精耕細作’。”德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大山表示,為充分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效應,德州市將圍繞獲批省級新區——天衢新區的重大機遇,聚焦“十大創新”工作要求,突出創新驅動,堅持緊盯前沿、沿鏈聚合,堅持對表對標走在前、聚心聚力爭一流。
優化思路,在鞏固拓展比較優勢中走在前。瞄準產業制高點,以經開區電子信息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契機,切實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支持力度,在稅費優惠、人才支持、配套建設、融資等多方面夯實基礎,加強重點項目謀劃、建設和儲備,優化產業集群生態。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重點方向和關鍵領域,推動集群功能定位與產業鏈發展協同匹配,促進集群內部協同創新,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四梁八柱”。錨定新區國際化科創基地、區域性科創中心建設目標,積極探索“產業園區+創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一體化推進模式,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由單一生產功能向城市綜合功能轉型。
對標先進,在補短板強弱項中走在前。堅持“強化儲備、建立梯次、創建高峰”的原則,建立“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多能級培育機制,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環境。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內龍頭企業聯合研發機構、高校院所、上下游企業等采取多種方式開展產學研合作,構建“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園區”全鏈條技術研發和轉化體系。深入落實“人才興德工程”和科技人才“培山育峰”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營造“一池春水”的創新生態,讓各類人才近悅遠來“如魚得水”。
政企同心,在激發動力活力中走在前。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和企業家創新引領作用,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主”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支持集群內骨干企業牽頭組建省級以上產業創新中心,落實關心關愛企業家20條,讓企業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中站“C位”唱“主角”。認真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強化對集群內投資主體和項目的服務,加強土地、能耗等要素全市統籌和對接。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支撐體系,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指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所在地建設省級以上“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深入開展“雙創”系列活動,激發區域發展活力。
在德州經開區有兩家距離不遠的企業,一個是英望科技,另一個是明智超精密電子,明智生產的超高精密模具和光學產品,正是英望科技整機生產的配套產品,而把明智招引來的正是英望科技。“英望科技與德州結緣于2020年,2021年3月公司將總部從深圳遷入經開區,5月份落戶,當年9月即實現量產,產能不斷擴張。我愿意介紹更多上下游企業前來投資興業,抱團發展。”英望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子愷直言,產業的集群發展,帶給企業的是成本的集約控制,基本能解決“缺芯少核”問題。
近年來,德州市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定向引進具有核心地位的龍頭企業和配套項目,堅持以產業規劃為引領,把培植壯大電子信息產業作為主攻方向,搶抓深圳電子企業外遷機遇,圍繞補鏈強鏈,著力招引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項目,涉及毫米波雷達、液晶顯示模組制造、磁控濺射真空鍍膜、精密模具、微電機、儲能管理等技術,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兩大模塊的德州經開區電子信息材料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目前,德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呈現后發趕超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