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少輝記者羅勉報道近日,廣東省廣州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提示目前廣州生活必需品供應量足價穩,廣大市民要理性購買,無需恐慌。
廣州按照“1+1+2+N”的成熟保障模式,即啟動一個應急保障機制,一個國企對接1~2個街道,一個街道安排不少于兩個臨時供應點,N個社會銷售平臺協作。對配送到市民手中的生活必需品物資,廣州區分“物資供應點、封控卡口位置、消費終端”三級物流節點,實施無縫對接運遞,在封控卡口位置設立臨時寄存點,通過“無接觸配送”方式送達購買者。同時,發動廣州市多家電商平臺,安排3000多名物資分揀員、配送司機、快遞騎手等加快生活物資分派、應急配送,力爭以最快的速度將物資送到市民手中。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表示,目前,政府儲備豬肉規模為1.4萬噸,全市糧食儲備規模203萬噸,食用油儲備規模1.31萬噸。全市生豬日均屠宰量2.5萬頭,蔬菜每日供應8000余噸,社會面庫存的面粉、食用油、肉類、水產品、食糖、食鹽等八大類民生用品保障充足,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完全能夠滿足廣大市民的購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