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洪展偉、陳旭波、魯利韋、記者羅勉報道 日前,廣東省出臺《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下稱“預制菜十條”),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省級預制菜產業政策,廣東預制菜再迎“高光時刻”,全省多個地市迅速響應,緊抓“預制菜十條政策”機遇,積極部署預制菜產業發展,相關行業協會、企業、科研院校也加快布局,以強強聯手之勢,合力推動廣東建設全國預制菜產業高地。
“預制菜十條”鼓勵以企業為主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的產學研聯合攻關;把預制菜產業人才培養納入“粵菜師傅”工程,鼓勵“粵菜師傅”星級名廚參與開發推廣預制菜品。要壯大預制菜產業集群,建設一批預制菜產業園,形成預制菜產業集聚效應。發揮廣東特色農業優勢和粵菜品牌優勢,推動預制菜產業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中入園發展。
目前,汕頭澄海獅頭鵝(鹵鵝預制菜)、湛江水產企業的預制菜、大灣區(肇慶)預制菜產業園的酸菜魚預制菜等,紛紛走出國門。
獅頭鵝為我國潮汕地區農間培育出的最大優良品種鵝,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鵝之一。生長迅速,體質強健,肌肉豐厚,肉質優良,營養豐富。有300多年養殖歷史的汕頭澄海也擁有“世界鵝王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汕頭澄海獅頭鵝先后被列入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粵字號”農產品區域共用品牌優秀品牌名錄。汕頭澄海獅頭鵝鹵味美食更是遠近聞名,漂洋過海。在潮汕地區每逢過年過節,人們團聚、祈福、祭祖的桌上必有鵝,因此有“無鵝不成宴”之說法。
獅頭鵝作為汕頭市澄海區農業特色品牌、支柱產業和聯農帶農增收的優勢產業,如今已形成種鵝繁育、種蛋電孵、鵝苗銷售、肉鵝飼養、冰鮮配送、鹵制加工、羽絨加工等完整精細的產業鏈。連年來,在汕頭市委市政府、澄海區委區政府、汕頭市農業農村局、汕頭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澄海區農業農村局、汕頭市僑聯等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獅頭鵝產業行業和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汕頭澄海獅頭鵝產業發展迅猛。2021年,汕頭市澄海區肉鵝出欄量750多萬只,種鵝存欄90多萬只,年可供鵝苗超1300萬只,全產業鏈年創值35億元。
廣東省汕頭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努力打造糧蔬、水產、畜禽3個百億元級產業集群,打響獅頭鵝等100個農業品牌。為推動獅頭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汕頭市出臺了《加快推進獅頭鵝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將通過提升規模化組織化水平、大力發展標準化現代化養殖、加強獅頭鵝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促進上下游產業鏈融合發展、推進獅頭鵝產品深度開發等有效舉措,推動獅頭鵝產業向五大方向轉型。進一步鞏固汕頭獅頭鵝行業領先地位,力爭2025年底前將汕頭獅頭鵝產業打造成100億元級產業集群。
近期,汕頭市澄海區鹵鵝制作技藝第五代非遺傳承人、汕頭市澄海區日日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壯忠、蔡岱芳等發起成立汕頭市潮商獅頭鵝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在全球潮商、海內外華人華僑和廣大消費者的大力支持下,汕頭獅頭鵝產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