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按照傳統方式去運營的話,公司每個月需要支出營銷人員人工成本300萬元的費用。現在通過“人財匯通”平臺每個月起碼給企業減少一半的營銷人員費用。同時通過這個平臺共享功能可以招募到更多的營銷合伙人,共同推廣生物技術。”廣西桂科院康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脈生物)副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張元哲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分享了公司通過第三方靈活用工服務平臺運營所帶來的好處。
康脈生物展示區(圖片由相關企業提供)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相繼發布《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等多份文件,使得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副業經濟等讓許多勞動者和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互聯網平臺企業都嘗到了“零工經濟”帶來的甜頭。
廣西作為勞務輸出大省,相關部門也是加大落實就業政策力度,完善新就業形態支持政策,促進靈活就業健康發展,著力培育就業新增長點。
比如,2020年9月,廣西印發實施《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若干措施》,鼓勵個體經營發展,增加非全日制就業機會,加快推動互聯網醫療發展,大力發展新就業形態,并優化自主創業環境,加大對靈活就業保障支持;2021年8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管委會印發《關于做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工作促進靈活用工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推進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化、支持靈活用工人員便捷注冊個體工商戶,開展“一址多照”、企業名稱即報即得等探索......
基于此,廣西人財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乘勢而為,自主研發“人財匯通”平臺,為各方提供一站式靈活用工規范、高效、便捷、安全的解決方案。
“因為靈活用工行業屬于新業態、平臺經濟是新模式,所以需要不斷地創新和優化,而數據的運用才是商業價值最大化”。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國華說,與同行相比,公司更注重業務場景的打造,專注大健康領域的數字化業務場景,通過業務場景拓展業務,一是可以防止風險,二是有利于數據的運用。比如,公司聯合廣西本土眾多大健康產業細分龍頭企業(如康脈生物、蒂潔生物、陪陪我等),打破大健康企業單一“作戰”格局,實現產品/服務無邊界、從業人員無邊界、客戶無邊界的新格局,實現由平臺數據指導大健康企業生產運營的新商業模式。
張元哲也表示,目前,康脈生物已與全國及廣西多所大專院校研究機構達成共識,將共同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發起設立干細胞工程研究中心(廣西),加快生物工程技術的市場轉化,而這就得需要大量多方面、多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共同去推動,所以選擇與人財匯通平臺合作,共同推動大健康產業向前發展。
當前,廣西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民營經濟引發的就業危機仍然存在。對此,李國華認為,除了受疫情影響外,還有許多年輕人不愿意進入傳統型企業,希望自主創業或有更多的職業自由;同時利用第三方靈工平臺,增加就業機會、維護靈活就業者權益,這需要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共同重視。
“靈活用工服務平臺建設是順應市場發展需要,一方面促進‘人才共享’機制,將企業人才‘為我所有’變為‘為我所用’,促進企業引入高端人才或降低用工成本,解決企業招工難、留人更難的困境;另一方面促進人才自由職業、低成本創業,通過公平、透明、便捷的靈活用工平臺,提高就業機會、提升個人收入,希望當地政府多出臺相關的政策,支持我們企業的發展。”李國華說。
據悉,廣西人財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內,由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律師,以及軟件工程師等牽頭發起設立的靈活用工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致力于通過專業化服務解決企業用工的痛點難點,運用人工智能、支付科技、大數據推送及產融結合,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提高企業用工效率,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轉型。平臺以業務場景為入口,提供勞務用工身份認證、需求發布及撮合、用工過程監管與服務、代為結算、代征代扣勞務人員稅費、快速糾紛解決機制等功能,形成企業閉環的用工生態圈。
來源: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