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銀行”建設落地實施 全面助推1+X證書制度試點|金職偉業受邀參與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2022年度學習成果認定申報說明會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工作規程(試行)》對學習成果認定的相關工作要求,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于3月29日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組織召開2022年度學習成果認定申報說明會。金職偉業作為1+X證書制度試點第三批、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受邀參加,金職偉業董事長彭英、總經理潘建明帶領各部門經理參會學習。此次說明會,對于學分銀行相關工作、學習成果認定申報相關工作、學時學分記錄規則進行了說明及解讀。
自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國家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2020年,《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指出,加快建設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制定學時學分記錄規則,引導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賬號,存儲、積累學習成果和技能財富。實現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推動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成為破解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會上,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學習成果認證中心)副主任季欣、助理研究員李令群、應用研究中心李靜博士分別就《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及運行》《學習成果認定相關說明》《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學時學分記錄規則說明》進行了主題講解。據李令群介紹,學習成果認定是對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其開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按照統一的學時學分規則認定其具有學分銀行學分的過程。經認定的X證書及對應的學分值,在學分銀行發布,將作為有關院校和培訓評價組織進行學習成果轉換的依據和參考。李靜博士則詳細闡述了學時記錄規則、學分記錄規則、證書容量的含義。“學時記錄規則,以單個工作任務作為學時計算單位,按45-60分鐘計1課時。學分記錄規則,面向院校學生開展X證書培訓,完成工作任務要求的學習內容,理實一體化類按16學時計為1學分,實訓類按24-30學時計為1學分;面向社會人員開展X證書培訓,完成工作任務要求的學習內容,理實一體化按18學時計為1學分,實訓類按28-36學時計為1學分。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開發有關規則,每個X證書約相當于不超過2門專業核心課程的容量,對于某一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每一級別記錄的學分一般不超過8學分。”
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2022年度學習成果認定申報說明會的開展,為后續順利推進2022年度學習成果認定申報相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金職偉業作為1+X證書制度試點第三批、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肩負幼兒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產后恢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兩項重任。學習成果認定是實現學習成果積累和轉換的基礎,作為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關鍵一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一步,金職偉業將積極響應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工作號召,對照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與幼兒照護、產后恢復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依據有關規則研制具體的學習成果轉換辦法,開展國家學分銀行各類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工作,形成一批學分銀行應用模式和典型案例,拓寬技術技能人才持續成長通道,進一步激發職業教育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