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為紀念王唯工教授《氣的樂章》20周年,我們將帶領大家一起探索“科學脈診”與“人體的奧秘”。
王唯工教授所著的《氣的樂章》,可謂是中醫科學化的先鋒,也是科學脈診能發展至今的基礎理論依據。關于人體,王教授是這樣形容的:我們的生理運作就像一篇樂章,可以諧波分析,「氣」就是其中的旋律。看似浪漫的論述,卻正是開啟一個劃時代的科學新篇章。
現在,不管您有沒有看過《氣的樂章》,讓我們從頭開始,挖掘王唯工教授留給后人最珍貴的寶藏!
從“血液循環”的立場來看疾病的發展
在抗生素與疫苗的蓬勃發展下,從以前的傳染病再到慢性病,多是因為血液循環的問題所造成,循環導致的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應該從調節循環下手,對癥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由血液循環的立場來看疾病,一開始就要先厘清疾病的特性,會生病的原因很多,有的問題脈相上無法直接看出來。例如:從小就有先天性基因疾病及營養失衡(吃不足或吃太多),這種靠調理脈相(循環)是無法痊愈的,所以,身體不舒服時,要先了解營養的狀態后再開始對癥處理。
王唯工教授20年前指出~
全人類抵抗病毒的最強關鍵武器
近幾年,疫情在國內外爆炸性地增長,同心抗疫是現階段大家的共同目標與責任。
王唯工教授早在20年前提出:濾過性病毒跟細菌的感染是人類的兩大天敵,我們一直跟它們共存在這世界上。
而中醫的精隨是「他強任他強,我自一口真氣足」,外邪(感染)也好,身體里面的病也罷,只要把身體的「狀態調整回健康」,那身體里的免疫力自然有抵抗的能力。
小階智能脈診儀
一鍵對比,懂自己,更健康
通過此次疫情的爆發,引發全球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度思考,讓我們深刻了解到“身體健康才是疫情的終點”疫苗雖然可以暫時控制住病毒與疫情,但真正解決之道還是取決在我們自己。
用王唯工教授原理的“小階智能脈診”可幫助您了解自己的體質,評估潛在的健康風險,找出最合適的調理方案。
“小階智能脈診儀”的目的不是「診斷有沒有病」,而是在找出身體的變化及疾病發生的端倪,然后利用各種方式(飲食、中藥、推拿、運動等)將觀察到身體惡化的狀態調整過來,預防所有疾病,做到真正的預防醫學,讓小階陪伴您「脈」向健康每一天!
了解體質從“量測脈相”開始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體質各有不同,如何準確辨別自己的體質,尋求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非常的重要。了解體質要從“每日固定時間量測脈相”開始!
即使每天量脈相結果都差不多,但量了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基本體質趨勢,更能對癥找出原因處理。
這就是為什么即使沒有特別不適的感覺,用“小階智能脈診儀”養成量脈的習慣,也能提前預防疾病,或生病了也更能找出問題。
來源:號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