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在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被正式提出后,今年2月政府又公布了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以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在此背景下,度小滿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探索金融科技和服務在鄉村產業中的運用。如今,在度小滿“小滿助力計劃”的資助下,正有無數鄉村致富帶頭人帶領廣大農民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富強村遇到產業發展難題,村支部副書記與村民共渡難關
富強村,原來是重慶東北部的一個村,過去交通不便時,村里人想方設法地往外跑。譚玉春是重慶巫溪縣人,丈夫是富強村人,和她同齡的姐妹中,不少人都選擇在教育、醫療條件更好的萬州市區定居。“丈夫出門打工掙錢,妻子在家帶孩子”,這原本也是譚玉春的生活——她畢業后先在萬州當過幾年幼兒園老師,生完女兒就干脆辭職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
2016年,女兒剛滿4歲,開始習慣上幼兒園后,譚玉春接受了富強村村委會招聘,回到富強村干起了“專干”。然而,基層村干部工作的繁雜、瑣碎,遠遠超過她的預料,村里的基礎民生設施、農業政策、經濟發展……方方面面都會涉及,自以為對村情比較了解的譚玉春上來就被一堆村務砸“懵”了。
翠玉梨,汁豐味美、清甜爽脆,是非常適合萬州山鄉地區種植的精品水果作物。2015年,富強村依托扶持專項資金發展了800畝生態翠玉梨產業,到2018年,初產翠玉梨十幾萬斤,但因產量較低,刨除成本后“沒賺什么錢”,這讓一部分村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雪上加霜的是,當初申請來的扶持專項資金已經全部耗盡,800畝翠玉梨無錢養護,只能勉強維持。2019年,譚玉春接手果園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就是資金問題:打地、人工、除草、施肥、驅蟲……方方面面離不開一個“錢”字。
最開始,村里開始探索股權融資改革,將村集體所持30%的股權向村民現金出讓,譚玉春和同事們挨家挨戶去做說服工作,然而,村民們一家一戶湊起來的錢還是很快就見了底,果園正是發展的時候,生產不能耽誤。
度小滿“小滿助力計劃”為農戶資金解決燃眉之急
此時,譚玉春突然想到了之前從政府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的“小滿助力計劃”助農免息貸款,專門針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農民提供無息貸款。“也許,度小滿可以幫助我們!”在進一步咨詢了解之后,譚玉春和果園班子成員們分頭通過“小滿助力計劃”貸出30萬元,一下子解決了果園管護的燃眉之急。到第二年,翠玉梨產量翻到60萬斤,銷售供不應求,富強村的果園算是真正闖過了難關。
農戶想要過上好日子,首要還是考慮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在發展特色產業過程中,度小滿“小滿助力計劃”讓農戶找到了解決產業資金難題的新途徑。對于廣大農戶來說,只要找準產業,堅定信念,定會讓錢包鼓起來,讓日子滋潤起來。
來源:時訊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