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圍繞白酒行業的一大熱門議題莫過于兩個字:擴產。3月16日晚間,白酒擴產潮再度迎來一位重量級選手:山西汾酒(600809)欲斥資91億元進行擴產,其資金來源全部自籌。接近公司相關人士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資金充足,貨幣資金有將近100億元,現有資金完全能負擔。同時,91億元是分批投入,并非一次性投入。產能和儲能是酒企發展的根本,未來市場對優質酒的需求會更大,并不擔心產能過剩問題。此次公司擴產并非完全針對中高端產品部分,具體傾向會隨著市場發展靈活調整。”
“汾老大”未雨綢繆
對于山西汾酒此番擴產,白酒行業分析人士歐陽千里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汾酒擴產正是時候,伴隨消費升級的風口快速到來,玻汾早已供不應求,青花汾正在起勢。山西汾酒此番擴產,是為未來的品牌集中而未雨綢繆。”
山西汾酒公告顯示,擬投資約91.02億元進行汾酒2030技改原酒產儲能擴建項目,建設工期計劃3年。項目建成后,預計將新增年產原酒5.1萬噸,新增原酒儲能13.44萬噸。該項目投產后,預計銷售收入81.18億元,年利潤總額為28.58億元。不過,該項目仍尚需股東大會審議。
山西汾酒此番擴產,也是新帥上任后的重大舉措之一。此前山西汾酒董事長袁清茂曾在汾酒全球經銷商大會上表示,“十四五”末,汾酒要進入白酒行業第一陣營,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重樹品牌地位;與此同時,還要統籌做好原酒的產能、儲能規劃。縱觀整個白酒行業,山西汾酒此輪擴產野心不小,就投資金額而言,其位居行業榜首。
盡管91億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對于業績高速增長的汾酒而言并不構成壓力。2021年三季報顯示,山西汾酒貨幣資金達 107 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3.3%。山西汾酒公告稱,今年前兩月,青花汾酒系列等中高端產品實現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實現歷史最好水平,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 74 億元以上,同比增長35%以上;預計歸母凈利潤達27億元以上,同比增速超過50%以上。
行業優質產能仍不足
從整個行業來看,山西汾酒的擴產僅是新一輪白酒擴產潮的延續。對于此輪白酒行業擴產熱潮,白酒行業專家楊柳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目前白酒行業優質名酒產能嚴重不足,而此輪擴產熱潮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家都在向優質酒產能方向擴產,因此,并不擔心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白酒行業向來重資產,必須要有存放和產能優勢,酒企想要穩定發展也需要龐大的產量和穩定的質量,白酒庫存也是酒企擁有優質酒的一大證明。”
歐陽千里也表示,“人均飲酒量和人均飲酒頻次降低,適齡飲酒人口也在下滑,目前消費者的消費均向名優白酒集中,白酒行業處于擠壓式增長階段。”
從政策層面看,隨著新國標的實施,低品質白酒將被市場淘汰,市場對優品質白酒需求更大。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白酒產量累計達715.6萬千升,同比下降0.6%,2020年白酒規上企業降至1040家,同比減少58家,連續呈現下降趨勢。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擬投資41.1億元進行擴建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產能約1.2萬噸、制曲產能約2.94萬噸、貯酒能力約3.6萬噸;五糧液也擬投資27.5億元新增原酒產能,對制曲車間進行擴能改造;今世緣則于今年2月公告稱,將斥資90.76億元擴產;瀘州老窖也于此前追加14.63億元用于釀酒工程技改項目。
“未來白酒行業的競爭,是優質產能的競爭,而非產能的競爭,是頭部品牌的較量,而非品類的較量。”歐陽千里表示。(本報記者 廖小濤 實習生 肖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