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務量穩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超過1000億件。與此同時,快遞包裝問題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2020年,我國快遞包裝廢物總量已超過1000萬噸,且包裝廢棄物還將持續增加。推動快遞包裝減量化、循環化,讓快遞“綠”起來成為當務之急。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2022年和2025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的量化目標。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和國家郵政局聯合下發通知,決定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面對新形勢,我國快遞包裝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深化,相關企業在讓快遞變“綠”的路上不斷探索和先行先試。
多措并舉讓快遞“瘦身”
2021年,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動快遞包裝“瘦身”、通過智慧驅動全程減排等方面不遺余力。
菜鳥2021年全年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100萬個、電商快件(天貓超市)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新增1.3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那么菜鳥是如何做到讓快遞包裝“瘦身”的呢?
菜鳥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是在原箱發貨環節、包裹裝箱環節和出口包裹環節三個方面“下功夫”,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減量;其次是使用可循環快遞箱減少包材、依托驛站構造包裝回收閉環,通過模式創新實現循環使用。
在原箱發貨環節,菜鳥通過運營環節的設計和優化,采取大數據算法和智能化倉儲來指導發貨打包流程設計,目前菜鳥已在天貓超市、零售通兩個電商平臺的倉庫發貨環節實現約80%包裹利用貨物原箱發貨。
在包裹裝箱環節,菜鳥智能裝箱算法不僅可以推動電商平臺的商家和快遞公司節約使用包材,還能通過包裹“瘦身”助力干線運輸載貨業務降低碳排放。2018年,菜鳥通過開發智能切箱、裝箱算法來減少包裝用量,平均減少15%的包材使用,至2020年已“瘦身”超過5.3億個包裹。目前,裝箱算法已向全行業開放,每年助力全行業至少3億個快遞包裹實現“瘦身”,相當于減少8000萬個紙箱。
在出口包裹環節,菜鳥應用了智能合單引擎,將多個包裹合單發貨,實現前置分揀和集裝運輸,有效降低了國際航空物流線的碳排放,并將加強海外倉布局,減少對航空運輸方式的依賴,降低單包裹碳排放量。位于杭州空港新區的菜鳥華東集運倉,使用智能合單技術后,發給德國消費者的末端配送環節減少碳排放約80%。
菜鳥聯合平臺商家客戶,依托商品庫存數據和智能算法建立了B2B循環箱體系,為商家提供減碳包裝、環保包材、循環箱、原箱發貨等一系列減塑減碳的包裝解決方案。同時,菜鳥通過在“物流詳情”中對綠色包裹打標等形式,鼓勵更多商家使用環保寄件袋、無膠帶拉鏈箱等綠色包裝。
目前,全國范圍已有10萬余家菜鳥驛站設置了綠色包裝回收箱,鼓勵消費者回收利用快遞二次包裝。截至2021年10月,菜鳥綠色回收箱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315個城市,每年可以回收上億個快遞紙箱。
齊心協力助快遞全程“綠碼”
不僅在快遞包裝方面,菜鳥還通過多個環節智慧驅動快遞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推動行業提質升級。
菜鳥基于大規模鄰域搜索和深度強化學習的路徑規劃算法方案,通過計算提高決策合理性以壓縮線上時間,可以在小于0.01秒的時間內得到98%~99%最優解,給線下留出更多操作時間,提高履約時效性,優化一線人員體驗,節省巨額成本。
同時,菜鳥在同城物流運輸領域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方案,主要是通過物流運輸工具的智能化研發末端配送自動駕駛車輛“小蠻驢”和干線自動駕駛車輛“大蠻驢”推動智能化運輸工具和電動化結合,提高運輸效率、推動節能減碳。此外,菜鳥計劃在2030年前將全部同城運輸車輛更換為清潔能源車輛。
綠色運輸的路暢了,源頭也要“綠”起來。位于上海嘉定、武漢江夏和黃陂、東莞清溪、杭州下沙等地的6個菜鳥物流園區使用清潔能源發電,2021年“雙11”期間合計發電量達87000度。
聚焦“雙11”等重點時段,聚焦源頭等重點環節減量,聚焦激勵消費者等重點舉措,菜鳥在以物流環節帶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實踐。
數據顯示,2021年“雙11”期間,包括使用電子面單、原箱發貨、裝箱算法、驛站綠色回收和寄件等行為在內,菜鳥綠色物流已實現碳減排1.8萬噸;菜鳥聯合天貓超市啟動“線上線下綠色回收”行動,在8.7萬家菜鳥驛站新增1.3萬個綠色回收箱,得到480萬名消費者積極響應和參與。
而菜鳥首推的“個人減碳賬單”為每個消費者生成了“個人綠色物流足跡”。消費者可在手淘、菜鳥APP搜索“快遞包裝回收”進入綠色互動頁,曬出自己的“綠色物流足跡”,成為“綠色合伙人”。該活動有效促進了消費者主動參與包裝回收和循環使用寄件,實現快遞末端綠色自循環,引領了綠色消費新風尚。
盡管菜鳥在讓快遞“綠”起來方面收效頗豐,但困擾仍在。
菜鳥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推進環保工作遇到的挑戰主要有三點:上游商家采用直發包裝積極性不高,無膠帶紙箱成本和技術需要可持續的模式。“未來,菜鳥將堅持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相結合,進一步推動減量、減碳;同時,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帶動供應鏈上下游,共同推動快遞綠色低碳發展。”(本報記者 王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