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為1.4億人,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隨之而來的,是糖尿病并發癥發病率日益走高,特別是對于占比超過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糖尿病合并多種并發癥給醫患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困擾,血糖控制不佳將帶來感染、心血管事件致死、致殘以及醫療費用增加等一系列后果。已經有研究發現,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相關并發癥會進一步增加新冠肺炎嚴重病程的風險。另一方面,嚴重的新冠肺炎感染及其類固醇治療,會對糖尿病本身產生特定的負面影響,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和降低 β細胞分泌功能導致高血糖癥惡化。
有沒有一種好的方法,能夠既能提高糖尿病管理水平,控制和延緩并發癥,還能為廣大的潛在糖前患者提供支持?這就催生了一個新事物——“全院血糖管理”。
目前,“全院血糖管理”的藍圖已經在我國展開,迅速形成了巨大的潛力市場。最近完成超5億元C++輪融資的硅基仿生這樣描繪“全院血糖管理”的前景:“全院血糖管理將打通血糖數據顯示、存儲、傳輸全流程,為內分泌遠程會診提供良好條件。醫生可以充分地了解患者病情變化,評估患者代謝紊亂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提高住院患者血糖達標率。”
可以說,直到今天“全院血糖管理”的出現,才標志著醫院和糖友門真正的春天來了!
然而,“全院血糖管理”雖好,要想實現它,還需突破“三重門”。
第一重門:實時CGM(動態血糖監測)
無論是Ⅰ型還是Ⅱ型糖尿病,都需控制血糖。一種是生活方式干預控制血糖,也就是大家熟知合理分配三餐能量,個性化的食物搭配,控制總能量攝入,其依據是血糖監測數值;另一種是藥物治療,其劑量也需根據血糖值控制在合理水平。
無論是生活方式干預,還是藥物治療,血糖監測數值都是基礎。當前主流的血糖監有兩種方式,BGM指尖采血和CGM動態血糖監測。二者比較, BGM明顯落后,第一采集次數較多,容易引起患者不適;二是攜帶不便,造成患者出行困擾;三是通過有限采樣點推測血糖波動,不能真實反映實際情況。特別是最后一點,因為隨著患者日常活動,血糖會在一天中呈現波動狀態。傳統的BGM方式難以做到實時監控,進而影響患者采取控糖行為,危害患者身體健康。
相比BGM,CGM能更好地記錄患者全天血糖波動,同時降低HbA1c水平,適用人群和場景也越來越廣泛,包括《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和美國《糖尿病醫療標準2022》在內的多部糖尿病指南都推薦臨床使用CGM。
在全世界,美敦力植入式CGM(小白盒)知名度頗高。美敦力陸續收購 PreciSense、Cardiocom和 Diabeter,成功拓展公司在光學傳感器、醫療監控和青少年糖尿病防治領域的技術能力。新型傳感器與智能算法結合在一起,取得了明顯的技術優勢。
在我國,也有類似于硅基仿生這樣的科技公司正在發力第二代傳感器技術,通過自主設計合成金屬氧化還原聚合物,代替氧氣作為電子介體支持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使CGM產品性能免受生物環境因素干擾,監測準確度、穩定性以及抗干擾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站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角度看,BGM和CGM產生的數據量是不同的。有人打了一個比方,BGM的結果是一張圖片,那么CGM的結果就是一部時長14天的電影,它們所蘊含的信息量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要將這樣大一部電影通過方寸之間的植入式設備來實現,技術難度可想而知。有人想到了存儲卡,也有人想到了藍牙。
存儲卡對應的數據采集方式叫回顧式。回顧式讀取是CGM按一定頻率收集存儲數據,通過采集器或手機讀取后進行回放展示。代表產品如雅培瞬感。
藍牙則為實時數據采集而生,除了能按頻率記錄外,還能監控當下這個時間點的血糖值并給予危險預警。2022年,由硅基仿生聯合桂花網實現的醫院內大規模的實時動態血糖監測解決方案即屬這種。采用在皮下埋藏硅基動感CGM血糖探針來實時測量血糖數據。部署在醫院內的桂花網藍牙網關S2000和物聯網控制器負責實時采集這些血糖數據并傳輸到后臺管理軟件,藉此醫生護士可在管理軟件上遠程監測患者全天的血糖波動全貌和變化趨勢。
在CGM實時數據采集方面,為什么首選藍牙呢?答案很簡單:藍牙不但在通用性和兼容性上表現優異,而且還是低功耗、低成本的無線傳輸方案。而且絕大多數(超過90%)的無線醫療設備都已經標配了藍牙,選藍牙意味著更省錢和更大的應用空間。
第二重門:信息化
第二重門是信息化。如果建立院內血糖管理的信息化,并且這個信息化跟醫院信息系統對接,把病歷、醫囑、檢驗檢測等信息打通,這個時候相當于可以看到全院的在院的糖尿病病人,形成了一個院內的糖尿病醫院。一旦發現患者血糖高,就自動轉到這個“院中院”內。
從此,全院血糖管理不僅對內分泌科是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有益,對其他科室也是有幫助的。
舉例來說,以往非內分泌科的住院患者術前只能請求內分泌科會診,但是這種情況下的內分泌科醫生只能去看一次提一個建議,導致經常出現病人明天就要做手術了,前一天晚上才發現血糖高,臨時停止手術,或強行手術后,發生術后感染或傷口不愈合等問題,加之會診后不能定期隨訪,還存在不能及時處理急性的血糖等問題。院內血糖管理的信息化解決了這些問題。在建立院內血糖管理的信息化過程中,藍牙物聯網也再次迎來了用武之地,這次的主角是——藍牙網關。憑借安全、穩定、高效的優勢,桂花網藍牙網關不僅在國內備受青睞,在國際市場上也積累了廣泛贊譽。以桂花網的Cassia S2000藍牙網關為例,S2000提供業界領先的性能指標,對于藍牙終端設備的數據采集范圍擴展到300米左右(無遮擋情況下)。在不改變藍牙終端設備發射功率的情況下,實現了同步管理2-3個病房,6-9位血糖患者的持續血糖監測。
第三重門:健康管理
第三重門是健康管理。
糖尿病患者患病五年后,并發癥發生概率會逐步提升到60%以上,患病十年的時候,并發癥的發病率達到接近100%。所以糖尿病診斷和治療的問題也是需要終身的照顧。這種終身的照顧需要醫院醫生、護士、藥師乃至家庭來共同實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據硅基仿生的工作人員介紹,在全院血糖管理得以實現之后,接下來還將探索“家院合作”。比如說推出一款小程序,接收高低血糖提醒信息外,還可以獲得飲食、運動、睡眠等方面的建議,實現家庭成員間遠程數據共享和疾病共管;生成符合臨床指南的血糖報告,通過旗下的硅基互聯網醫院,結合由內分泌醫生及醫生助理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在院內外多個血糖管理場景下,為用戶、用戶家屬及醫護人員提供更多數字化醫療服務。
桂花網也正在構建全面的生命體征管理物聯網體系。該體系包含動態血糖監測、連續呼吸頻率監測、心率監測、體溫檢測、術后腸音監測,以及輸液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體征管理。
在未來智慧醫療應用場景中,藍牙終端設備會越來越多:傳感貼片、血壓計、血糖儀、血脂檢測儀、移動耳鏡、健康手環、智能睡眠系統、皮膚傳感器等等,這些醫療用品都會標配藍牙,而應用場景方面,也將從輔助治療延展到了術后、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
當更多的醫療傳感器廠商和領先的藍牙數據服務凝聚在一起,一個更大的、充滿無窮想象空間的藍牙醫療網聯網也將在每個人身邊徐徐展開,服務于每個家庭,為每位患者帶來更便捷更準確的醫療體驗。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