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人民法院出山法庭位于西平西部,背靠大山,是西平縣唯一的山區法庭。近年來,西平縣出山法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基層審判,聚焦主責主業,延伸司法職能,踐行“如我在訴”“小案不小辦”理念,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一、發揮黨建引領,夯實政治建設。
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出山法庭組織庭室干警定期學習貫徹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學習和相關活動,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加強政治教育、黨性教育、忠誠教育、形勢教育,致力黨建與審判業務同步提升,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扎根山區服務群眾。出山法庭樹牢“如我在訴”理念,持續提升審判質效。因出山法庭轄區內的大部分區域位于山區,為了便利服務群眾,出山法庭開展自主立案,對前來立案的群眾開展訴訟咨詢、引導訴訟,接收立案材料,仔細審核訴訟材料。貫徹調解優先的原則,分析雙方之間的矛盾,尋找平衡點,妥善化解矛盾糾紛。2024年案件平均審理期限為21.1天,較往年有了提升。
二、做好三源共治,服務轄區發展。
著力提升審判質效。針對轄區內民間借貸、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矛盾較多的特點,出山法庭注重發揮類案示范和調解前置功能,著力做好相關案件審理工作,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截止到2024年11月,出山法庭新收530件,已結502件,結案率94%,調解221件,調解率41.9%,調撤率47.4%,上訴率2.43%,法定審限內結案率100%,審判質效居全院民事審判部門前列。
府院聯動走深走實。出山法庭緊緊依靠地方黨委領導,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對于轄區內典型案件,主動向黨委政府匯報,及時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及時預判事態發展和風險隱患,在鎮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妥善化解相關案件。
凝聚多元解紛合力。出山法庭充分利用人民法庭基層治理的優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大格局,積極探索“法庭+”靈活多變的解紛方式,與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協調聯動,聯合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2024年出山法庭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8起案件,聯合司法所調解15起案件。
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出山法庭積極梳理轄區內多發的案件類型,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向司法所提出司法建議書,主動延伸司法職能,充分發揮人民法庭陣地作用,同時走訪轄區內企業,幫助企業規范經營和防范化解法律風險,為企業依法防控經營風險提供有效司法服務,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地方經濟良性發展。
三、宣揚法治精神,傳播法治文化。
深入開展普法活動。靈活運用多種形式做好普法宣傳,變法庭為課堂,講好法治公開課。開展“等案上門+帶案下村”便民司法,將法庭搬到村莊院落、田間地頭,適時挑選典型案件下鄉入村巡回審判,邀請人民調解員和村組干部現場觀摩,增強村干部和群眾法律意識。以巡回審判的方式,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得以實現,達到“審理一案,影響一片”的效果,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司法滿意度。
弘揚社會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通過司法斷案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增強規則意識、守護公序良俗。尤其是對婚姻財產、贍養、撫養等家事糾紛,加大對婦女、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司法保護,注重加強與村干部、調解員的溝通,了解糾紛產生的背景,加強調解工作,促進矛盾實質性化解。
一路走來,出山法庭將堅守為民情懷與法治擔當相結合,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樹牢“小案優辦”意識,秉持“如我在訴”理念,暖民心解民憂,不斷提高當事人對案件辦理的滿意度,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馮占華 耿賀云)
關鍵詞: 西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