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記者 劉亮)據國際勞工組織最新報告,得到某種形式社會保護覆蓋的人口首次超過全球人口的一半(52.4%)。2015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通過時,這一比例為42.8%。國際勞工組織12日發布的《2024-2026年世界社會保護報告:促進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的全民社會保護》強調,各國政府必須采取更多措施,利用全民社會保護來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實現公正轉型。
最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往往有著最低的社會保護水平。報告指出,在最易受氣候危機影響的前20個國家中,91.3%的人口(3.64億人)仍然缺乏任何形式的社會保護。如果將范圍擴大到最易受氣候危機影響的前50個國家,則有75%的人口(21億人)未得到任何社會保護的覆蓋。
在全球范圍內,性別之間的差距也較大,女性的有效覆蓋率落后于男性(分別為50.1%和54.6%)。報告指出,這些差距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盡管社會保護在氣候行動中起到催化劑和推動者的作用,但報告稱,由于持續存在的覆蓋面差距和嚴重的投資不足,社會保護的潛力未能充分釋放。
報告指出,平均而言,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9%用于社會保護支出(不包括醫療衛生)。然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支出達到16.2%,低收入國家的社會保護支出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8%。低收入國家,包括最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每年仍需3085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2.3%)才能保證最基本的社會保護,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國際支持。(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