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當下企業更需要服貿會這個重要平臺
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綜合性展會、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中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之一……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今天開幕。近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經濟貿易面臨的挑戰較多,全球企業更加需要服貿會這個重要平臺來促進交流與合作。
服務貿易成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記者: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服務出口、進口都實現兩位數增長,服務貿易在服務和貨物貿易總額中的占比達14.5%。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俊:關于服務貿易在服務和貨物貿易總額的占比這個數據,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它的趨勢。2022年是12.5%,2023年是13.6%,2024年上半年是14.5%,比去年又提高了0.9個百分點。可以看出,服務貿易在我國貿易總額中的占比持續在提升。這就表明,服務貿易總體快于貨物貿易增速,它是當前我國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記者:除了增長速度之外,我國服務貿易還有哪些亮點?
李俊:除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之外,服務貿易還有更大的價值。服務貿易支撐了貨物貿易發展。例如,近幾年來,我國海運、中歐班列、航空貨運等運輸網絡不斷完善,中國的供應鏈體系通達全球,有效支撐了貨物進出口。服務貿易也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例如,今年以來,我國入境旅游火爆增長,每一個來華的游客都是中外交流溝通的渠道,可以近距離感受真實可愛的中國。此外,今年一款具有濃郁中國文化的游戲《黑神話:悟空》也是火爆全球,這不僅促進了我國游戲出海,也促進了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
服貿會在交流合作中增信釋疑
記者:今年服貿會的主題為“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當前全球服務貿易呈現怎樣的趨勢和特點?這個時候舉辦服貿會最大的價值在哪里?
李俊:當前全球服務貿易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機遇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不斷賦能服務貿易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了新型數字服務貿易發展,這是當前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挑戰主要體現在各國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明顯抬頭背景下,經濟貿易政策有“內顧化”傾向,勢必會影響全球服務貿易潛力的釋放。
在這一背景下,舉辦服貿會的價值進一步凸顯。服貿會可以促進服務貿易新技術、新應用的交流,在交流合作中促進服務貿易創新。同時,也能在交流合作中增信釋疑,減少服務貿易壁壘,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合作,把服務貿易打造成為促進世界繁榮發展的新力量。
記者:服貿會自201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十屆,如今被譽為全球服務貿易的重要風向標和展示交流平臺,它能夠持續舉辦并越來越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李俊:服貿會作為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領創新的平臺,順應了服務貿易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趨勢。首先,服務貿易作為貿易創新的重要方向,在全球和我國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服貿會作為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合作的平臺就越來越重要。第二,服務貿易開放成為當前各國開放的重點,也是難點,需要服貿會這個平臺促進開放合作。
經過多年持續舉辦,服貿會的吸引力、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通過參展尋求合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當前經濟貿易形勢面臨的挑戰較多,全球企業更加需要服貿會這個平臺來促進交流與合作。
創新是服務貿易發展活力根源
記者:今年服貿會的展覽展示突出新質生產力,聚焦“新而專”,有200余項融合創新成果獎將陸續發布。這體現出服務貿易領域怎樣的趨勢?
李俊:服務貿易作為新興貿易業態,創新是其發展活力和增長動力的根源所在。數字技術賦能服務貿易發展產生的元宇宙文旅、區塊鏈物流服務、電子提單產品、大數據營銷、人工智能語音服務等新產品新服務,極大促進了傳統服務貿易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化發展趨勢,這就是新質生產力在服務貿易領域的體現。
記者:服貿會對于舉辦地北京來說,也有著特別的意義。服貿會的前身就是京交會。您認為,本屆服貿會,北京能借此抓住的機遇有什么?
李俊:北京在促進服務業開放、服務貿易發展方面擁有的國家級平臺十分豐富,類型多樣。服貿會和北京正建設的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爭取建設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能夠形成合力。因此,服貿會對北京加快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促進服務貿易合作,對接全球的優質服務項目上,北京有著主場優勢。北京可以發揮這一優勢,在促進北京和其他國家貿易服務對接上,取得更好的成效。一方面,可以引進國際的優質服務項目落地北京,另一方面,也要推進北京的優質服務品牌走向世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