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當前,國內的庫存周期已經達到一個階段性的底部,并且從2023年三季度開始有比較明確的企穩跡象,未來一段時間有望從被動去庫存向主動補庫存切換。隨著庫存周期的見底,國內的就業、消費等相關的指標也都開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此背景下,市場有望回歸本源,重新關注基本面,低估值+高成長或再成為黃金組合。”
在天弘基金日前舉辦的“晨光熹微,同路而行”2024年投資策略會上,天弘高端制造基金經理李佳明分享了他對于市場未來趨勢的研判。他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可以重點關注新能源車、軍工和機械三大板塊中的結構性機會。
具體到新能源汽車方面,李佳明表示,2023年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滲透率創了歷史性新高,達到了將近60%。背后有幾方面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跟合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推出節奏和產品數量更加積極。二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表現出色,出口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展望2024年,李佳明認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或將趨緩,在此背景下行業發展重點將從追求銷量轉向注重體驗,提升產品競爭力。因此,他看好以下幾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是800V高壓快充。在單車帶電量提升空間不大的背景下,高壓快充可以明顯改善消費者使用體驗,其技術壁壘并不高,滲透率有望快速上升。二是復合集流體。它不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而且大幅提高電池安全性,雖然技術難度較高,但推出速度有望加快。三是自動駕駛。今年很多上市車型里已經標配了L2自動駕駛,以前很多要選配的功能未來都會成為標配,高階自駕產品有望迎來較快發展。
軍工方面,受反腐、訂單調整和降價三方面影響,2023年軍工板塊表現不佳。李佳明認為,目前反腐力度和廣度已經足夠,未來邊際影響遞減;訂單調整從過往經驗看也是行業規劃中的正常過程,目前影響基本告一段落;至于降價問題,目前軍工行業已經較為市場化,降價并不會傷及供應商的盈利能力,在供給整體偏緊的情況下,降價影響并不大。
“站在當下,軍工板塊估值水平又回到了2014年和2018年的底部,疊加其長期成長確定性很強,軍費占GDP的比重未來有望繼續提升,當下軍工板塊迎來極好的布局機會。具體來看,有以下幾方面機會:一是衛星互聯網。其未來發展空間很大,除了廣泛運用空間,可能還涉及下一代通信網絡建設、空天一體基礎設施建設,涉及的產業鏈也十分廣泛。二是彈藥低成本化,這已經是后俄烏時代的重要方向。三是商用飛機,中國在全球商業航空航天領域的市場的占比很低,未來的份額提升空間很大。”李佳明指出。
機械方面,李佳明首先看好人形機器人,這也是2023年機械板塊的最大主題。他介紹,除了美國特斯拉引領行業,目前中國目前有4~5家企業快速跟進通用人形機器人領域,產品完成度較高,有望集中在2024年量產。人形機器人還在應用初期,工藝路線和技術發展尚在變化,目前主要場景是工業領域和部分商業領域的人工替代。
其次是半導體設備。目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速度比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速度更快,而且持續推進國產化。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全球工半導體設備的先進制程迭代過程中,已經瀕臨S曲線的頂端,在這種環境下有利于后來的趕超者;同時,隨著摩爾定律已經到達極限,國內外在探尋新技術路線時起點差異并不大,這些都有利于國內半導體設備彎道超車。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