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謹防理財產品“飛單”陷阱

2022-10-30 15:43:35 來源:經濟日報


【資料圖】

你購買的理財產品可能“不翼而飛”?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發布風險提示,提醒金融消費者應辨明銷售機構、甄別理財產品、遠離高息誘惑,避免落入“飛單”陷阱。

“不翼而飛”的理財產品不是正規產品,而是“飛單”。按照監管規定,目前商業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分為兩類,一是自主發行的產品,二是簽訂了代銷協議的代銷產品,如公募基金、保險產品等。所謂“飛單”,是指被銀行員工掉包且不屬于以上二者范疇的產品,它通常由非正規金融機構發行,存在很大的風險隱患。“飛單”具有隱秘性,不易被察覺,因為它在銀行網點內由銀行員工銷售,不少消費者將其默認為銀行自有或代銷的正規理財產品。

為了消除“飛單”風險,金融管理部門已明確規則并出臺多項措施,目前風險防控的制度基礎逐漸夯實。早在2016年2月,原中國銀監會就提出了“雙錄”指導意見,要求銀行對每筆理財產品的銷售過程進行錄音、錄像。截至2016年年底,主要的、有條件的商業銀行已基本完成理財銷售專區的“雙錄”建設工作。2017年8月,原中國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銀行設立銷售專區,并在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對每筆理財產品的銷售過程進行同步錄音、錄像。

盡管外部監管逐步完善,但“李鬼”現象依然屢禁不止,這與銀行內部管理不到位、金融消費者信息不對稱有關。個別銀行員工有私售“飛單”的便利與動力。一方面,很少有消費者會對銀行員工身份、銀行網點渠道起疑心,認為“通過銀行買的產品肯定沒問題”;另一方面,銀行員工能通過私售“飛單”獲得不菲回扣,當誘惑足夠大且內部管理又不到位時,個別員工就會鋌而走險。

找到了“李鬼”屢禁不止的原因,就要從病根入手,鏟除病灶土壤。首先,金融管理部門要繼續堅持嚴監管、強監管,對違法違規問題不回避、不手軟,尤其要加強對于風險的前瞻性預判,力爭讓監管規則跑在風險曲線前面。此前,金融管理部門曾及時圍堵了“雙錄”規則執行后的自助終端銷售漏洞,進一步壓縮了違法違規操作的空間,但這遠不是終點,面對日益翻新的違法違規操作手法,金融管理部門需時刻保持警惕,持續完善監管細則。

其次,商業銀行要刀刃向內,切實加強內部管理,讓內鬼無處遁形。銀行員工處于金融服務的前沿陣地,是不法分子瞄準的攻克對象。個別員工之所以私售“飛單”,一是被高額回扣利誘,二是鉆了內部管理不到位的漏洞。為此,銀行要完善制度規則,優化員工考核機制,暢通消費者投訴通道,尤其要下大力氣加強基層網點管理,不能讓任何一個基層網點遺留在監管視野之外。

最后,金融消費者要做到“四看”,依法保障自身權益。一看銷售機構。消費者既要選擇正規金融機構,也要堅持在銀行“銷售專區”購買理財產品,若有銀行員工在自助終端上推介理財產品,消費者應立刻拒絕。二看理財產品。消費者要問清產品分類,若是銀行自主發行產品,可憑產品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真偽;若是銀行代銷產品,可通過網點公示的代銷產品清單進行核實。三看資金賬戶。購買正規理財產品時,資金由銀行劃款、直接進入本行賬戶,消費者無需向“指定”“特定”賬戶轉賬。四看收益水平。如果銀行員工執意并多次推銷收益率明顯偏高的金融產品,消費者就要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飛單”陷阱。 (作者:郭子源 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詞: 產品 銀行 消費者 銷售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