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蘿卜去膻法
將白蘿卜戳上幾個洞,放入冷水中和羊肉同煮,滾開后將羊肉撈出,再單獨烹調,即可去除膻味。
2、米醋去膻法
將羊肉切塊放入水中,加點米醋,待煮沸后撈出羊肉,再繼續烹調,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3、綠豆去膻法
煮羊肉時,若放入少許綠豆,亦可去除或減輕羊肉膻味。
4、咖喱去膻法
燒羊肉時,加入適量咖喱粉,一般以1000克羊肉放半包咖喱粉為宜,煮熟煮透后即為沒有膻味的咖喱羊肉。
5、料酒去膻法
將生羊肉用冷水浸洗幾遍后,切成片、絲或小塊裝盤,然后每500克羊肉用料酒50克、小蘇打25克、食鹽10克、白糖10克、味精5克、清水250克拌勻,待羊肉充分吸收調料后,再取蛋清3個、淀粉50克上漿備用。過些時候,料酒和小蘇打可充分去除羊肉中的膻味。
6、藥料去膻法
燒煮羊肉時,用紗布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豆蔻、紫蘇等同煮,不但可以去膻,還可使羊肉具有獨特的風味。
7、浸泡除膻法
將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2次,使羊肉肌漿蛋白中的氨類物質浸出,也可減少羊肉膻味。
8、桔皮去膻法
羊肉的膻味到底是什么味?
羊膻味是幾種揮發性的飽和脂肪酸,包括但不限于4-乙基辛酸。羊膻味大小取決于品種、性別、年齡、以及養殖方式等因素。
普遍來說山羊的膻味大于綿羊,小尾寒羊(山東河北養殖較多)膻味較大。
普遍來說公羊膻味最大,其次是羯羊,母羊相對膻味小。
成年羊比羔羊膻味大,同一只羊,脂肪膻味比瘦肉大。
最重要的是養殖方式,前面提到膻味是由揮發性物質形成的,那么當羊的運動量較大,生存環境空曠,膻味物質就容易隨汗液排出體外揮發掉,這就是為什么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區自然放養的羊膻味很小(跟品種也有關系);而山東河北以及南方地區圈養的羊膻味明顯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