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
唐家河國家自然保護區處于岷山山系龍門山西北段、摩天嶺南麓,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狹谷地帶,介于亞熱帶低地和西部及北部的溫帶高原之間,區內地層古老,曾為古地中海的東岸。位于廣元市青川縣境內,岷山山系龍門山脈西北側,摩天嶺南麓,北與甘肅文縣境內的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東接青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西與綿陽市的平武縣毗鄰,面積4萬公頃。
保護區內有50多條山溪性河流匯集于唐家河。枯水期涓涓細流,洪水期水流湍急,沿山崖跌落形成道道瀑布。
風景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夏季涼爽,冬季漫長。區內海拔高差大,在不同的海拔、季節、時段出現日出、云海、彩虹、佛光、霧淞、冰雪、藍天、白云、滿天繁星、日月同輝等氣象、天象景觀。
唐家河風景區地處龍門山斷裂帶與青藏自治區北秦嶺、摩天嶺褶皺帶的波擊區,地層出露古老。出露巖層主要是板巖、花崗巖、灰巖和砂巖等。保護區寫字巖是冰川的尾端,可以看到冰川的終磧堤。途經蔡家壩、白熊關、小灣河、毛香壩、水池坪,在整條線上,你都可以看到由冰川異地搬運而來的花崗巖轉石的分布。在這些地帶我們還可以看到各種冰川的活動證據,如冰川所特有的U型谷地貌,冰斗地貌,懸谷、冰臼、大型漂礫;冰川運移時形成的羊脊石、燈盞石、冰川擦痕等。境內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3864m,最低海拔1150m。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哪些自然資源?
保護區的脊椎動物有31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就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云豹、綠尾虹雉、藍馬雞、紅腹錦雞、大鯢等25種,極為珍貴。鳥類中以生活于灌叢中的畫眉數量、種類最多,總共有17種。區內大熊貓數量較多且分布集中,主要生活在海拔1700-3000米以針闊葉混交林為主,跨闊葉混交林及亞高山針葉林地段。箭竹資源豐富,70年代開花枯死的竹子已更新長至1米多高,為大熊貓等珍稀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及良好的生存環境,使保護區的大熊貓生活良好。
保護區為橫斷山脈北端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在第四紀冰川活動期間沒有形成大面積的冰蓋,所以很多古老物種得以保存下來。龍門山北段的高山峽谷區,最高峰海拔3837米,相對高差2400多米,地形復雜,峰巒重疊,切割劇烈,北緣的摩天嶺海拔達3000米,至西北角大草坪一帶,海拔達3837米,谷地一般海拔1500以下,1978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動物及森林生態系統。總面積40000公頃,其中森林面積17000公頃。
關鍵詞: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唐家河國家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