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這個詞語的背后,是年輕人對于生活重擔的一種暗藏不滿的自嘲,也是對職場壓力的一種集體釋放,它契合了當下很多年輕人的想法和心聲,同時,它又是介于佛系和喪之間,多了一點樂觀色彩,因此,“打工人”的梗就迅速傳播起來。
這里的打工人是對所有的體力勞動者或者是技術勞動者的統稱,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打工已經從一種生存模式,轉變為了一種生活狀態。
詞語來源
打工人走紅于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人、保安、大專生的身份,之后在互聯網被廣泛運用。打工人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于是互聯網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隨著時間的流逝,打工語錄不斷被網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發起了打工語錄。
一句“你好,打工人!”是年輕人對于生活重擔的調侃,更是年輕人堅守初心、立足崗位,在平凡崗位上耕耘屬于自己一片新天地的決心。
關鍵詞: 打工人梗為什么會爆火打工人來源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