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物質接觸部分間的相互吸引力。這種吸引力是兩種物質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吸引力的一種表現,只有當兩種物質分子間的距離非常小時(小于10-8米)才能顯示出來。因為從微觀角度看,固體的表面往往是凸凹不平的,所以兩種固體接觸時不能顯示出附著力的作用。由于液體與固體能夠密切接觸,因此液體與固體間就能顯示出附著力的作用。液體浸潤固體的現象,就是由于在與固體相接觸的液體附著層中,附著力發生作用的結果,當附著力大于液體的內聚力時,液體就會浸潤固體。
附著力的測試方法是什么?
國內的附著力測試方法一般采用以下3種:劃圈法(GB/T 1720)、劃格法(GB/T 9286)和拉開法(GB/T 5210)。
劃圈附著力測試法:
測定概述:用劃圈法附著力測定儀進行附著力測試,按照圓滾線劃痕范圍內漆膜的完好程度評定附著力,結果以分級表示。
儀器及試驗材料:劃圈法附著力測定儀、轉針、4倍放大鏡、軟毛刷。
試驗步驟:在馬口鐵上制備樣板,漆膜實干后,在恒溫恒濕環境下測定附著力。先檢查測定儀的針頭保持銳利,調整回轉半徑,直至圓滾線與標準半徑5.25mm相同。固定試驗樣板,向后移動升降棒使轉針尖端接觸漆膜。按順時針方向以80 ~ 100 r/min均勻搖動搖柄,得到長度為(7.5±0.5)cm的圓滾線,用軟毛刷除去劃痕上的漆屑,4倍放大鏡檢查劃痕并評級。
評級方法:附著力共分為7個等級,按順序檢查各部位漆膜的完好程度。從1級至7級附著力依次降低,7級最差。用3塊樣板進行測試,結果以至少2塊樣板的級別一致為準。
注意事項:1)一定要保證轉針的尖端銳利,否則結果的判斷會受到影響無法分清楚1級和2級的區別。測試前先可用手指觸摸針尖來感覺鋒利程度。測量多個樣板后酌情更換轉針;2)先試著刻劃幾圈,如果針尖未劃透底材,應酌情添加法碼,但力不宜過大,以免增加阻力而磨損針頭;3)要保證回轉半徑滿足要求。
影響附著力的因素有哪些?
(1)涂層表面的清潔度會影響附著力的好壞。例如,當被涂物表面有油漬、水分等其他污染物時,會導致附著力的降低,應盡量避免試樣表面被污染,且試驗前應仔細檢查,用適當的溶劑或干凈的軟布將被試表面擦干凈。
(2)涂層表面的平整度。當采用膠帶法附著力時,涂層表面平整光滑,膠帶能夠很好地粘貼于涂層表面,進行剝離時能夠真實反映涂層的附著情況;一些特殊用途的涂層表面并不平整,膠帶不能緊密地接觸被涂物表面,剝離后觀察到的結果并不能真實反映涂層附著力,所以不建議采用膠帶附著力進行試驗。
(3)涂層的厚度。涂層的附著力測試必須在規定的厚度下進行,即使同一類產品的涂層,由于涂層的厚度不同,也會得到不同級別的附著力測試結果。
(4)底材的類型和表面處理也是影響附著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同一種涂料在表面處理不同的底材上附著力也會產生差異。如果想要獲得良好的附著力,涂裝工藝是非常重要的。
(5)涂層的干燥方式和固化程度也是影響附著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一般涂層,在標準環境條件下自然干燥,固化程度較好,得到的涂層附著力也較好。
(6)施工因素。在施工時應嚴格按照標準控制施工環境、涂裝工藝、干燥程度,正確進行施工,就能得到良好的附著力效果。
(7)在施工良好的被涂物體表面,采用適當的測試方法進行附著力測試,正確評價附著力測試結果。
關鍵詞: 附著力的測試方法是什么 影響附著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