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紅后股價降低是為什么?
因為股票分紅后每股的凈資產減少,所以股價下跌了。但是肉眼所見的股價下跌不是單純的下跌,是除息,并且這對于股票持有者來說是沒有任何的損失的,除權除息后賬戶總市值還是一樣的。
舉個例子來說,投資者買的股票現價是11元,每10股派現10元,那么每股除權后股價將是10元,再加上分紅的現金每股1元,所以賬戶總價值是一樣的。
股票除息是由于上市公司向投資者分配紅利,使每股股票所代權表的企業實際價 值(每股凈資產)減少,因此需要在分配后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除息后的股票市值與股息之和應當相當于除息前的股票價格。凡是進行分配的股票(分配方案包括送股、轉增股本、配股、分紅)都需要除權或除息。
股票分紅后為什么要除權除息
股票的除權除息并不一定會在同時出現,二者的原理也稍有不同。
首先,股票除權,是在上市公司以送股的方式給全體股東分紅后出現的。其實,與其說是送股,還不如說是對股票進行拆分,因為在送股之后,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雖然是變多了,可股票的市值卻沒什么變化。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在送股之后股票要進行除權。而在除權之后,股票的價格也會下調。
比如原本手上持有1萬股某股票,在送股之前的股價為100元,市值為100萬。現在采取10送10的分紅方案,即每10股送10股,那么在送股之后,持有的股票數量就有了2萬股,可同時股票價格也會下調至50元,持有的股票總市值還是100萬元。
按照這個送股方案,其實就是把原來的1股拆分成了2股,所謂的送股只是說得好聽而已。
而股票在送股之后,之所以要除權,是因為在股票數量變多之后,每股的價值就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