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餐單價沒達“起送價”?江蘇省消保委:限制外賣“湊單”行為
相信大家經常有為了起送價被迫“湊單”的尷尬,比如想點杯15元的奶茶,但外賣“起送價”要20元。由于點餐單價沒達“起送價”,不得不多點些來湊數。
中國青年報微博一項投票調查顯示,當遇到外賣不夠起送價時,28%的網友選擇“一般都會湊單”;選擇“堅決不湊單,寧可換一家”的占比也為 28%;還有44%的消費者持保留態度。
有商家表示,外賣配送費一般只有幾毛錢,但實際給騎手的錢不止這些。八九塊都送的話,覆蓋不了平臺抽成和騎手配送費,是要虧本的。
現代快報從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平臺客服了解到,兩家平臺的外賣起送價均由商家自行規定。
4月3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出提醒:超量下單既增加了腸胃消化負擔,也增加了荷包支出負擔,“湊單”行為無異于“雙重浪費”。商家限制外賣“起送價”的行為不妥,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反食品浪費法》中要求,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引導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商家限制外賣起送價的行為顯然不妥。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消費者為了起送湊單,又與適量點餐、反對浪費的形勢和要求不符。
江蘇省消保委呼吁:外賣平臺和商家要從保護消費者權益和反對浪費的要求出發,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合理調整乃至取消起送價門檻,同時收取恰當的配送費用等,讓消費者能夠自主按需購買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