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權是什么意思?
股票期權是以股票為標的物的期權,期權是未來買賣某一資產的權利,既可以是買入資產的權利,也可以是賣出資產的權利,股票期權即未來買賣股票的權利。一份標準化的股票期權合約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標的物、執行價格、到期時間、權利類型、權利金。
【1】標的物:即股票的類型,可以是個股,也可以是股指。
【2】執行價格:即未來買賣期權所需要支付的價格,執行價格是確定的,一般不會改變。無論股票價格是多少,都是按照此價格執行買賣。
【3】到期時間:即執行權利的時間。
【4】權利類型:即期權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也被成為認購期權與認沽期權。
【5】權利金:即期權本身的價格,權利金價格會不斷的變化。
那么股票期權怎么交易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賺取期權執行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價差;二是賺取權利金的價差。
股票期權行權是利好還是利空?
1、如果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到期后,股權激勵對象行權,則對股價有一定的利空。因為行權的意思就是股權激勵對象要賣出股票換取現金在手上,賣出股票會增加流通中的股票數量,減少現金流,所以對股價利空。
2、如果是上證50ETF期權、滬深300ETF期權等合約行權,則對市場和股價沒有什么影響。期權合約行權日就是交割日,根據過往股指交割日走勢來看,股指期貨或期權的交割日一般對股市的影響不大,反之股市的漲跌對股指交割有一定的影響。
因為:股指期權或期貨跟蹤的標的都是該產品對應的指數,當交割日指數大漲或大跌的時候,就會引起期貨或期權暴漲暴跌。
期權合約行權意味著要進行交割,因此很多投資者一般都不會選擇行權,而是會選擇在交割日的時候平倉。
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后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
一般來說,股票期權的到期日、最后交易日、行權日均為到期月份的第四個星期三(遇法定節假日順延),但是買入期權,是可以在期權到期之前賣出期權平倉掉的,來確定股票期權行權所需要的時間。比如,投資者在10月20號認購某期權,其約定的最后到期日為12月25(第四個星期三)時,賣出該期權,則其行權所花費的時間為2個月零5天。
行權交收時間為:T日權利方行權;T+1日資金、證券交收;T+2日標的證券可賣。同時,投資者在行權交收中應交付的合約標的不足部分,以對照合約標的當日收盤價的110%進行現金結算,對違約投資者按天計收利息和違約金。
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后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
一般來說,股票期權的到期日、最后交易日、行權日均為到期月份的第四個星期三(遇法定節假日順延),但是買入期權,是可以在期權到期之前賣出期權平倉掉的,來確定股票期權行權所需要的時間。比如,投資者在10月20號認購某期權,其約定的最后到期日為12月25(第四個星期三)時,賣出該期權,則其行權所花費的時間為2個月零5天。
行權交收時間為:T日權利方行權;T+1日資金、證券交收;T+2日標的證券可賣。同時,投資者在行權交收中應交付的合約標的不足部分,以對照合約標的當日收盤價的110%進行現金結算,對違約投資者按天計收利息和違約金。
關鍵詞: 股票期權行權后多久可賣出股票 股票期權行權后多久可賣出股票 股票期權是什么意思 股票期權行權是利好還是利空 股票期權行權價格是什么意思 股票行權是利好還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