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元宇宙因何“爆發”?它離我們又有多遠?

2021-02-08 16:31:27 來源:鈦財經

2021年,元宇宙概念如龍卷風一般,闖入大眾的視野。從資本的追捧,到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再到A股市場元宇宙概念股持續爆發,游戲、社交、短視頻……元宇宙概念產物層出不窮。

在追捧者眼中,元宇宙是2021年當之無愧的“風口”。不過,也有人認為,“元宇宙”走紅就是一場資本炒作,是某些企業對曾經失敗的技術投資所進行的一場挽救。

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它為什么突然火了?它離我們又有多遠呢?

元宇宙因何“爆發”?

準確來說,元宇宙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

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這樣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2018 年斯皮爾伯格導演的科幻電影《頭號玩家》,被認為是目前最符合《雪崩》中描述的“元宇宙”形態。

2021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在紐交所正式上市,意味著這個虛擬世界即將走向現實,這也被外界認為是元宇宙概念爆發的起點。同年5月,Facebook表示將在5年內轉型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字節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7月之前我國元宇宙相關商標注冊量保持在25項以下,2021年8月申請量首次突破50項;2021年9月,隨著阿里巴巴、中青寶等公司入局,元宇宙商標申請量達到峰值,為344項。

2021年,我國元宇宙相關領域投資事件頻發。相關領域包括VR、區塊鏈、云服務、虛擬人、NFT等。除了專業投資機構外,投資企業所處行業大多集中在電子信息和游戲領域,代表企業有騰訊、莉莉絲等。

因此有大多數觀點認為,元宇宙未來很可能以游戲為起點,發展為互聯網的替代者,深入整合數字化娛樂、社交網絡,甚至社會經濟與商業活動。

粗略來講,元宇宙還包括了這么幾個方面的技術——芯片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VR/AR/MR/XR)、游戲技術(游戲引擎、游戲代碼、多媒體資源)、AI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

當前,隨著全球科技巨頭陸續布局元宇宙相關產業,有望推動VR/AR、AI、云、PUGC游戲平臺、數字人等領域持續漸進式發展。長期來看,元宇宙的投資機會包括:GPU、3D圖形引擎、云計算和IDC、高速無線通信、互聯網和游戲公司平臺、數字孿生城市、產業元宇宙、太陽能等可持續能源等。

元宇宙有待去偽存真

元宇宙概念走紅,二級市場先發制人。自2021年9月以來,元宇宙概念股不斷封漲停板。各大公司都在緊盯元宇宙風口,生怕錯過這趟高速列車。

其中,中青寶可謂是第一家“吃螃蟹”的企業。2021年9月6日,中青寶發文稱,將推出虛擬與現實聯動模擬經營類“元宇宙游戲”《釀酒大師》。憑借這則推文,中青寶迅速出圈,股價也應聲大漲,此輪上漲的股價巔峰值出現在11月11日,盤中一度漲至42.63元/股,市值暴漲至104.20億元。

在中青寶股價暴漲的示范效應下,A股市場上的元宇宙概念迅速成燎原之勢。當然,市場熱捧背后,元宇宙概念股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

2021年12月2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稱,目前部分公司炒作元宇宙概念與真實的元宇宙有較大差異,需要去偽存真、謹慎判斷。“資本操縱,雛形期的元宇宙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產業和市場都亟須回歸理性,應警惕資本通過創造新概念、炒作新風口、吸引新投資等逐利慣性操作。”

隨后,德藝文創、大富科技、新國脈、中青寶、湯姆貓、佳創視訊、易尚展示、平治信息、盛天網絡、昆侖萬維、中文在線、力源信息等十多家企業收到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或監管函。要求具體說明公司現有主營業務、主要產品與元宇宙概念的關聯性。此外還被要求說明,公司是否存在利用互動易回復蹭熱點、炒概念的情形。

莫尼塔研究認為,監管部門著手對元宇宙概念“降溫”,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中存在炒作營銷博眼球的可能。不少高調宣布進軍元宇宙的上市公司雖對產品研發上線、合作方信息等一一公布,但大多是在原有業務上進行簡單延伸,當前元宇宙概念最大的作用在于公司品牌塑造,公司業務實質上并未有太多變化。

前瞻經濟學人也指出,起步期的元宇宙產業仍存在一定風險。

由于我國元宇宙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具有不成熟、不穩定的特征,未來的發展還需在技術發展、制度創新等多方面的共同促進作用下健康發展。目前存在的部分風險包括技術層面的算力風險、隱私風險,還包括沉迷風險、知識產權風險及輿論泡沫風險。

元宇宙時代有多遠?

對待元宇宙這個概念,我們需要理性地思考。縱觀人類科技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往往科技概念會先因為某一個事件而被“引爆”,然后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到“不合理預期的最高點”,接下來就是猛烈的“幻想破滅”,接下來則是等待真正的科研人員去進行漫長的技術研究,最后才逐漸推出實在的產品。

航天事業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在人類最初成功登月的數年中,人們曾幻想20年后可以登陸火星,50年后可以太空移民。但事實是,50年早已過去,現實并非大家所期望的那樣快速。

就目前看來,針對“元宇宙”建設,我們可能也僅僅是處在迅速上升到“不合理預期的最高點”這一階段。

為什么說現階段對元宇宙的熱捧是不合理的呢?我們不妨粗略分析一下。現今大家公認的“元宇宙六大支撐技術”分別是:物聯網、網絡及運算、人工智能AI、電子游戲、交互、區塊鏈。

單就視覺交互技術一項而言,人類目前就無法滿足元宇宙八大要素的“沉浸感”、“隨地”兩大要素。

即便勉強滿足視覺交互的16k分辨率VR能夠上市,要做到流暢登錄元宇宙,恐怕還需要網速達到TBps級別。而目前最先進的5G技術,理論最高網速也才1GBps,可想而知,這樣的技術差距難以在幾年、十幾年內實現。

總而言之,元宇宙的落地面臨許多技術難關,目前元宇宙更像是人們的愿景,這種愿景可能承載了人們對技術發展的信心,也承載了人們對各種“夢想成真”的渴望。雖然元宇宙的推進確實可以帶動一大批研究,但也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元宇宙時代還很遙遠。

關鍵詞: 元宇宙 概念產物 A股市場 科技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