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虛擬偶像行業于上世紀80年代誕生于日本,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間,以初音未來、洛天依、A-Soul為代表的虛擬偶像產業逐漸在中日韓等國發展。2021年虛擬偶像AYAYI的橫空出世,代表著國內首個Meta Human(超寫實數字人)的誕生,無論是膚質、發質、微表情等都做到了對真人的高強度還原,并且可以依據不同光影條件作出相應的模擬和渲染。
而當真實人類與虛擬偶像之間在數字交往中產生了感性交織,虛擬偶像行業的風口便已然來臨。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網民中有29.5%為虛擬偶像月均消費500-1000元,占有近三成的比例。在虛擬偶像身上消費200元及以下、200-500元的人群也分別為23.2%和27.3%。
近期,開發并推出了AYAYI等多個超寫實數字人的燃麥科技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此看來行業仍處在蓬勃發展期。盡管當前國民整體對虛擬偶像的了解度、對相關消費心理的理解度還有待上升,但總體而言行業資本入局未久,紅利尚未壟斷,未來發展趨勢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