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3日,記者從自治區水利廳召開的農村牧區供水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內蒙古農村牧區供水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全區農村牧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65%,提前兩年實現了“十四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農村牧區供水,既要確保老百姓“喝上水”,還要“喝上安全水”。6月30日,自治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確定全區101個旗縣區為實施范圍,主要目標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村牧區供水現代化,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及規模化供水工程服務農村人口比例分別達到97%、70%,牧區供水到戶率、縣域統管率、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比例均達到100%。該規劃從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供水格局、全面推進農村牧區供水縣域統管、深入實施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建立健全平急兩用的應急供水保障體系等方面持續用力,進一步提升水量、水質、供水保證率等供水保障水平。在城鎮近郊區,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在城市供水管網短期難以延伸覆蓋的地區,大力推進集中供水規模化;對確實無法納入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的地區,因地制宜推進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到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農村牧區供水專業化管理全覆蓋。
截至2023年底,內蒙古建成農村牧區供水工程44萬處,覆蓋農牧民1138萬人。自2024年開始,內蒙古力爭通過3到5年時間,初步形成布局完善、設施集約安全、管護規范專業、服務優質高效的農村牧區供水高質量發展格局。(張慧玲)
關鍵詞: 內蒙古農村牧區自來水普及率 內蒙古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