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是什么故事
當孔融很小的時候,他聰明、勤奮、謙遜。他四歲的時候,他曾經和他的兄弟們一起吃梨。盤中有很多梨,但他只拿了最小的一個。父親看到后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回答:我最小,就應該吃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哥哥。
之后,這個故事廣為流傳,成為佳話,孔融也因此而聲名大噪,甚至在三字經中也被提到:融四歲,能讓梨。他一向聰明好學,長大后也走上了仕途,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但孔融的最終結局令人側目,因為曹操多年來一直嫉狠孔融,所以他找了幾個借口,比如誣陷孔融誹謗朝廷,雖然都是莫須有的罪名,但是以曹操的權勢和地位只需要找一個借口,哪怕不是正當的理由,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殺了孔融。所以曹操把孔融,甚至孔融全家處死,死的時候才56歲。
孔融讓梨的真相介紹
據史書記載,孔融讓梨簡介害死了他的哥哥,因為他小時候給了哥哥一個梨。孔融九歲的時候,有一個被政府通緝的士大夫張儉,為了逃避政府的追捕,他逃到了孔家,來開門的是孔融,但是這件事事后被政府查出來了,要追究孔融的責任,因為在當時的法律上私藏罪犯是大罪。
但當時,政府說孔融只有9歲,不具備犯罪的能力個責任。于是他說:你們家不是有個叫叫孔褒人嗎?這個哥哥小時候被孔融讓過梨,所以這件事情就算在孔褒身上吧。于是孔褒就莫名其妙地被一個梨處死。因為這件事,之后還有了這樣的說法:融四歲,讓哥梨,褒十六,還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