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是怎么賺錢的?
理財是通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或者凈值差值、分紅來賺錢的,比如,投資者購買某理財產品時,其凈值為1元,購買1000份,在凈值為1.5元時全部賣出,則在不計算手續費用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收益=1000×(1.5-1.0)=500元。
比較常見的理財產品有:股票、基金、定期存款、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等等,其中,風險性越高的理財產品,給投資者帶來的預期收益也較高,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選擇:
1、安全性
投資者在挑選理財產品時,應該考慮該理財產品的安全性,盡量挑選那些安全性較高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風險等級較低的理財產品,其安全性要高一些,反之,風險等級較高的理財產品要低一些。
2、靈活性
投資者在挑選理財產品時,應該結合其資金的閑置時間來考慮,當其資金閑置時間較長,則可以選擇靈活性較差,預期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反之,當其資金閑置時間較短時,則選擇靈活性較好,預期收益較低的理財產品。
3、根據投資者的投資偏好選擇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穩健型投資者,則可以選擇那些r1、r2型的理財產品,而對于那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激進型投資者,則可以選擇那些r3及其以上的理財產品。
4、理財產品的成長性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可以根據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標的物來預測其成長性,選擇成長性較好的理財產品。
5、費用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該注意其申購費率和贖回費率,盡量選擇申購費率、贖回費率較低的理財產品,減少成本。
同時,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該合理地控制其倉位,分散投資,設置好止盈止損位置,把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理財是怎么賺錢的靠譜嗎?
理財是怎么賺錢的,我們要知道里面就包含了一個“錢”字,意思就是你先得有錢才能理財賺錢,簡而言之,理財是通過錢去投資某一種理財產品來賺錢的。我們都知道隨著時代的發展,錢是有可能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的,打個簡單的比方,具體情況如下:
假設:20年前的大約0.8元一斤大米,那么100元可以買125斤。
現在大約2.5元一斤大米,100元可以買40斤。
100*(40/125)=32,所以現在100元相當于20年前的32元。
因此理財的出現,是可以有效的防止錢貶值的,你可以用錢來賺錢,可能又會有疑問了,具體怎么做才能理財賺錢,市面上的理財產品是十分的廣泛。
比如說:基金、股票、國債、銀行APP理財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在手機上直接操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理財產品都是會有風險的,除了銀行定期存款會保證50萬以內是會賠償的,因此在理財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其風險和收益,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出發。
一般只要是官方認證,通過審核的都是安全,靠譜的,比如說大家可以在支付寶APP里面理財,購買基金和理財產品,或者下載銀行APP理財,這些都是靠譜的,是不會有卷錢就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