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近視防控上升為國家戰略。在6月6日第28個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積極開展知識普及、理論研究、學術研討、宣傳推廣等交流活動,更好地促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由健康中國研究中心學術支持、《健康中國觀察》雜志主辦的“健康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學術研討會”于6月5日在京舉辦。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出席會議并致辭,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狀況關系著未來國家建設主體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毛群安司長
他指出,過去相關領域專家倡導的增加兒童青少年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等都是經過大量研究和實踐證實的、非常有效的近視防控方式方法。此外,我們也急需研究、總結和推廣更多的有效經驗和方法,通過健康中國行動的推動,讓更多兒童青少年和家長,以及相關部門、社會各界意識到近視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并切實促進近視防控戰略的貫徹和實施。
他認為,近視防控工作持續向好的具體標志是整體近視率下降。為了達到目標,國家已明確將總體近視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由中央對省市進行考核,省市對地市進行考核,地市對區縣進行考核。此外,還要形成“政府、學校、家長、學生、醫院”五方聯動的態勢。只有這樣,近視防控能力才能明顯提升,近視防控科普影響力才能明顯擴大,近視防控示范作用才能明顯見效。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主任瞿佳教授
此外,他還指出近視防控工作的十大重要抓手:1.印發實施系列重要政策文件。2.建好建強宣講隊伍。3.構建考核體系。4.國家衛健委發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并持續更新。5.加強體育鍛煉。6.落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要求。7.做好中小學定期視力監測工作信息報送工作。8.近視防控必須抓早抓小。9.防控工作精細化,明確學前、小學、中學等不同學段的不同近視防控指引。10.有針對性的科普體系。
尤其針對“抓早抓小”問題,他強調,視覺發育可塑期是0-3歲,敏感期是3-10歲。近視普查給我們的警示是,當前各年齡段遠視儲備普遍降低。因此,近視防控做得越早越好。0-6歲是兒童健康保護和近視防控關鍵期,近視防控不僅包含中小學,也應包含幼兒園的孩子們。國家衛健委婦幼健康司提出要在0-6歲兒童中開展眼保健及視力檢查服務,這一點非常重要。
瞿佳指出,當前近視干預方法仍然很少,雖然框架眼鏡、隱形眼鏡、阿托品眼藥水等已被循證醫學的辦法證實效益,但也都有各自的副作用和并發癥。因此,對紅光控制近視等創新技術和方法,學者、科研機構、醫療單位一定要更深入地去研究,在有效性基礎上,進一步證實其安全性,更好地為近視防控戰略服務。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講席教授何明光介紹了紅光控制近視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進展。戶外活動控制近視是通過增加光照來實現的,光照指數越高,控制近視效果越好。那么,能不能通過對視網膜做局部光照來控制近視眼發生?
他表示,重復的低強度紅光照射可以控制近視。多中心臨床試驗證明,紅光照射可以控制70%的眼軸增長;近視度數越深,其他近視控制方法對眼軸增長的控制效果越難,而紅光照射技術對度數越高的患者控制效果越好。紅光照射對屈光度的控制,也同樣是近視度數越高控制效果反而越好。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講席教授何明光
何明光介紹,紅光照射可以通過家用低強度紅光照射設備實現。設備由發光裝置和控制光源裝置組成。發光裝置能發射出650±10納米的半導體二極管激光。控制光源裝置則通過后臺電腦系統對使用頻率進行控制。患者通過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治療系統,每天做2次,每次3分鐘,兩次照射間隔4小時,每星期至少做5天,最好做7天就能達到控制近視的目的。
他表示,目前很多小患者通過使用哺光儀進行紅光照射治療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項技術及設備已逐漸在國外推廣應用,并得到了國際激光檢測機構的一類安全光認證!對于近期出現的極為特殊的光過敏、后像時間長的個例,也已通過停用和治療獲得了恢復。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將是密切注意超級反應者的光損害,進一步證明紅光照射技術的長期安全性。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許迅教授介紹了“近視防控上海經驗”。他指出,近視眼一旦發生,很多人就一條道走到黑了。最后發展成高度近視,甚至引起后果嚴重的眼底病變。所以,防控工作需要關口前移,防治人們發展成高度近視眼,最好讓孩子不近視。
他介紹,上海是近視“重災區”,因此早在2007年就開展了近視防控工作。機制體制方面,一是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并實現全覆蓋。二是在衛健委和教育部門支持下,建立市防控中心、區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學校三級防控體系。三是成立上海市視覺健康中心,協調各業務部門近視防控工作。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許迅教授
具體措施方面,通過鼓勵兒童青少年佩戴智能設備、建立數據平臺等多種方式監測戶外活動時間、光照強度等數據,并力爭提升戶外活動及光照數據。對于快進入近視初期的孩子,開展紅光照射治療研究。目前來看,6個月干預組比對照組近視率下降55.6%,效果相對比較理想,且在研究中沒有發現嚴重不良反應。
許迅表示,總的來說,目前所有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需要更多新方案和方法。對近視防控新技術要滿懷熱情地擁抱,謹慎了解特性,避免副作用。通過多種方式使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真正落到實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