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江風景區好玩么?
湄江風景區位于湘中腹地婁底漣源市西北部,地質遺跡景觀以巖溶地貌為主,劃分為大江口 、仙人府一香爐山、塞海一龍泉峽、觀音崖一藏君洞和仙女寨等五個景區,總面積136.64平方公里。
湄江風景區擁有一代帝陵、二湖秀水、三道巖門、四片綠洲、五座寺廟,六大飛瀑、七里峽谷、八面險景、百個奇洞、千塊巧石、萬樹臘梅等景觀。湄江風景區地質地貌為低山巖溶地貌,地質構造獨特,巖層裂隙發育完全,巖溶地質作用充分。如香爐山的“天彈待發”橋”,觀音崖的“蓮花涌泉”,龍泉峽的“S型曲線深溝”,藏君洞的“天然壁畫”等均為世界稀有地質遺跡,具有美學觀賞價值和科研科普價值,是一處集自然風光涵,巖溶地質遺跡為特色的綜合性景區。湄江風景區自開發建設以來,開放了觀音崖、藏君洞、仙人府、塞海湖、龍泉峽、大江口等六大景區。
湄江風景區內有什么景觀?
天生橋
湄江景區的天生橋又名神仙橋,位于漣邵盆地車田江向斜東翼茅口組灰巖中,由千百年年來地下水的溶蝕做用和重力崩落作用而形成。是中國 在碳酸鹽鹽溶發育區中所發現的唯一一座雙曲三孔自生橋。
在橋南,為一座單孔橋,高40米,跨度10米,人稱“內仙橋”過小溪,稍偏北,則又可見一座雙孔橋高,50米,人稱“外仙橋”。內、外兩座仙橋相連一體,則構成一座完整的妙趣天然的三孔立交橋,橋下有小溪流過,橋旁4座小石峰,又恰似四個橋墩。
藏君洞
為一大型天然溶洞,溶洞長25000米,已探明洞長4000m,洞內洞中有洞、洞中有河,迂回曲折,地下河流水潺潺,溶洞分布在石炭系中、上統碳酸鹽巖中,洞內鐘乳石十分豐富:石筍、石柱、石幔、石樓、石像比比皆是。洞內構造奇特,石鐘乳千姿百態、絢麗多彩,景觀奇秀,珍品奇絕,是中國少有的大型碳酸鹽巖巖溶洞穴之一。
已開發的4000m洞穴中,由十二個大的溶洞群構成,由洞口往里有護君堂、惠帝殿、兩重天、南巡廳、不夜城、龍鳳宮、北國廳、江南廳、江河壩、閱兵場、國寶廳等溶洞景觀區。溶洞一般高5~30m,長60~100m,寬10~20m,面積60~200㎡。十二個溶洞沿地下河呈串球狀分布,洞與洞之間有巷道(地下河管道)相連。
十里畫廊
湄江風景區的十里畫廊位于黃羅灣壁,被譽為“三湘一絕“,峭壁巍弘,沿湄江西岸呈南北展布,沿湄江西岸呈南北展布,長3500米,與河床相對高差達360米,懸崖斷面近乎直立,懸崖峭壁上因風化作用姿多彩的奇異畫面,其色彩隨季節一副色彩斑斕的十里畫廊,可謂華質專家考證,在巖溶地貌區有如此實屬罕見,屬國家級地質遺跡。
塞海湖
塞海湖為一天然巖溶湖泊,亦稱湄塘湖,古為“安化八景”之首,水域面積達 800萬立方米,湖面標高329.7米,沿北西向構造裂隙溶蝕形成的地下 因地殼抬升至地表,此湖原為沿北西向構造裂隙溶蝕形成的地下溶洞中的暗河,后因地殼抬升至地表,遭風化、剝蝕、侵蝕、溶蝕后洞頂塌陷墜落,逐漸發育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