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百靈
蒙古百靈是一種善于鳴叫的小型鳥類,是中國傳統名貴籠鳥,主要分布在蒙古、俄羅斯南部、中國等等地區。它們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7月,孵卵和育雛的任務由雌鳥和雄鳥共同承擔。蒙古百靈會將巢穴建造在土坎、地上,雜草等是它們筑巢的主要材料。
特征
蒙古百靈的體型較小,它的體長大約是16到21厘米,體重大約是45到60克。雄鳥的頭頂是棕黃色,上面有栗紅色的頂圈,上體是黃褐色,翅膀羽毛是栗紅色、棕黃色、黑褐色、棕色和白色,尾部是栗紅色、棕色、灰白色、栗褐色、黑褐色和白色;下體是白色,胸部有棕色和黑色大斑塊。雌鳥的羽色和雄鳥類似,但是它的上體顏色較淡,胸部斑塊小。蒙古百靈的虹膜是褐色或者灰褐色,嘴巴是黑色,腳是肉色。
生活習性
蒙古百靈喜歡生活在有茂密草本植物生長的濕草原地區,它們通常會單獨或者成對活動。它們善于奔跑,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善于飛行,經常在空中邊飛邊叫。蒙古百靈的鳴叫聲清脆婉轉,非常動聽。它們在遇到驚嚇的時候常常藏著不動,身上有保護色。草籽、嫩芽等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同時也吃蚱蜢、蝗蟲等昆蟲。
現狀和保護
由于蒙古百靈的分布范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量趨于穩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危機的物種。之后,蒙古百靈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
關鍵詞: 蒙古百靈 蒙古百靈的特征蒙古百靈的生活習性 蒙古百靈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