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氧水是常用的消毒藥物,針對污染的傷口,應使用雙氧水進行消毒后再用鹽水進行沖洗,可以將細菌、芽孢等殺滅,處理好組織,根據病情后期可進行規律換藥,或直接進行縫合。如果是眼睛或黏膜組織受損,不能使用雙氧水進行消毒,如果腹腔內組織感染,也不能使用雙氧水進行消毒,否則可能會嚴重腐蝕組織,導致局部組織或器官失活過于嚴重。
患者能否使用雙氧水進行消毒,需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輕度感染通常使用碘伏進行消毒,或者使用碘酒消毒后,再用酒精進行脫碘。如果局部有感染,可能會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頭孢呋辛、頭孢他啶、甲硝唑、奧硝唑等。
雙氧水消毒后不沖洗有哪些后果?
1、引起皮膚局部損害:雙氧水是一種強氧化劑,其主要藥物成分為過氧化氫,與組織中的過氧化氫酶接觸后,可以分解出新生態氧而產生殺菌、防腐、消毒的作用,通常用于外耳道炎、中耳炎、扁桃體炎等疾病的消毒處理,同時傷口的清潔也可以使用雙氧水。使用雙氧水消毒以后,如果不用生理鹽水將殘存的雙氧水沖洗干凈,可能會對局部皮膚組織產生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引起皮膚局部損害,出現發白、紅腫、疼痛等癥狀;
2、不利于傷口的愈合:使用雙氧水對傷口進行消毒時,需要將不健康的組織清理干凈,并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可以促進傷口的愈合。如果雙氧水消毒后不沖洗,會使雙氧水在傷口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其具有的腐蝕性不利于傷口的正常愈合;
3、導致肺損傷:雙氧水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如果消毒后不及時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可能會刺激鼻黏膜和喉嚨。同時雙氧水揮發時,還可能被患者吸入肺內,會對肺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