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怎么回事?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綜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死率為26%~4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由各種肺內和肺外致病因素所導致的急性彌漫性肺損傷和進而發生的急性呼吸衰竭,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多數是在原發病出現后的72小時內發生,一般不超過7天。除了有原發病的相應表現外,還會出現呼吸增快,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發紺等,伴煩躁、焦慮、出汗等。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吸氧、機械通氣和其他治療。治療的原則是積極尋找原發病并予以徹底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和改善通氣,以及對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與支持,提高患者生存率。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會發展為急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病死率很高。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預后與原發病和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有關。有感染中毒、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預后極差;老年病人多預后不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存活者,部分肺臟會完全恢復,部分會遺留肺纖維化。
怎么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吸氧、機械通氣和其他治療,治療的原則是積極尋找原發病并予以徹底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和改善通氣,以及對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與支持,提高患者生存率。
治療原發病
治療原發病是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基礎和首要原則,應積極尋找原發病,并進行徹底治療。
抗感染治療
感染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常見原因,也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在懷疑有感染的可能時,應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吸氧
一般給予高濃度吸氧,以糾正缺氧,輕癥者可使用面罩給氧。
機械通氣
一旦診斷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需盡早使用機械通氣。輕度患者可試用無創正壓通氣(NIPPV),無效或病情加重時盡快氣管插管行有創機械通氣。機械通氣的目的是維持充分的通氣和氧合,以支持臟器的功能。
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與支持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人應轉入重癥監護室,動態監測呼吸、循環、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其他重要臟器的功能,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其他治療
為了減輕肺水腫,應限制液體的攝入量。
補充足夠的營養,提倡全胃腸外營養支持。
怎么預防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在服用藥物時,要謹遵醫囑,不可過量服用藥物。
對于不會游泳的人,下水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溺水。
積極治療肺炎、非肺源性感染中毒癥、肺挫傷、胰腺炎等原發病,控制原發疾病的病情進展,有助于預防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關鍵詞: 什么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怎么治療 呼吸系統綜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