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可享受社保補貼的有兩類人群,分別是就業困難人員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
【1】就業困難人員
這類人員在申請社保補貼前,需進行就業困難人員認定。一般由勞動者本人憑身份證和對應認定條件的證明材料,到全市任一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提出申請,勞動者認定成功后,即可申請社保補貼。
舉個例子,長沙就業困難人員指持《就業創業證》,并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即可申請社保補貼。
【2】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
高校畢業生在離校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或者是自主創業的人員可申請社保補貼。
舉個例子,西安高校畢業生滿足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條件后,可通過“西安人社12333”微信公眾號、西安人社通APP、秦云就業微信小程序”等平臺進行申請,按系統提示申報并上傳相關資料即可。
其它注意事項:
【1】各個地區關于”就業困難人員“的認定不同,具體以勞動者所在地區為準。
【2】社保補貼采用先繳后補貼的形式,按照個人繳納社保費的一定比例返還社保費給本人,相當于社保免繳部分。
【3】社保補貼原則上不超過實際繳費的2/3,也就說最高能領取66%的補貼。
【4】社保補貼對象不同,補貼期限不同。其中,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社保補貼領取條件是什么?
1、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在從業所在地社區進行了就業登記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靈活就業人員是指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下勞動合同或者無固定用人單位且能提供臨時就業證明的人員。
2、各類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相應期限內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補貼;
3、用工單位招用本市農民工并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且參加了城鎮職工工傷、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