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就得忍著嗎?#分娩之痛并非天經地義#】#為什么提倡無痛分娩#很多人覺得生孩子疼是天經地義的,不疼不叫生孩子。還有一部分人有顧慮,怕無痛分娩打麻藥對胎兒健康有影響,也有老人說對產婦腰不好,對孩子腦子不好,很多產婦為了孩子就咬牙忍著了。專家表示,無痛分娩與剖腹產相比,用的藥量少很多,而且這種藥物不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對孩子和大人都是安全的。
#分娩之痛并非天經地義##我國僅30%產婦使用無痛分娩#中國社會家李銀河曾說過:產婦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為產婦減輕痛苦,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種生育文明。2017年的一次采訪中,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雷也對我們說,“女性的最基本權利就是生育權,真希望這句話不是社會學家說的,而是我們醫生說的。”
目前,我國無痛分娩仍在逐步普及當中。為什么無痛分娩的使用率低?觀念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
中國傳統忍耐疼痛的觀念,使得劇烈的產痛被視為分娩的正常過程而被忽視。在中國,2018年的數據顯示,只有10%左右的產婦能夠在生產時享受無痛分娩,而在美國,則有80%左右。即便現在這個數字增長到了30%,但仍然算不上普及。
其次,有醫生曾告訴我們,“手術室外的這些無痛技術,開展難度最大的就是無痛分娩。”通常情況下,麻醉科的工作是病人預約好了的,但是生孩子是無法確定時間的。而且夜里生孩子的人多,但夜里值班的醫生人手反而少。人手越少的時候工作量越大,是一個很大的矛盾。有些時候,哪怕是在提供24小時分娩鎮痛服務的醫院,也不見得能及時打上無痛,因為無法確保麻醉師一直有空。
另外,上海某三甲醫院任婦產科的主治醫生林志在去年的一場采訪中提到,無痛分娩一般需要額外花費一筆錢,大約5000元左右。無痛分娩的費用不能在醫保里報銷,只能走生育保險報銷,所以對很多不能領取生育保險的非婚媽媽來說,無痛分娩又是一筆額外的花銷。這也會影響到無痛分娩的使用率。
節選 | 《無痛分娩為何在中國沒有普及?》
作者 | 躍如
關鍵詞: 分娩之痛并非天經地義 為什么提倡無痛分娩 我國僅30產婦使用無痛分娩為什么無痛分娩的使用率低 女性的最基本權利就是生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