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溢價是什么什么意思?
資本溢價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者交付的出資額大于按合同、協議所規定的出資比例計算的部分,是資本公積金的組成之一。有限責任公司在創立時,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都作為資本金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超過其在該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但在以后有新的投資者加入時,為了維護原有投資者的權益,新加入的投資者的出資額,并不一定全部作為資本金記入“實收資本”科目。這是因為企業初創時,要經過籌建、開拓市場等過程,從投入資金到取得投資回報,需要較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利潤率較低,具有一定投資風險,經過正常生產經營以后,資本利潤率要高于初創時期,同時企業也提留了一定的盈余公積金,使原有投資在質量上和數量上都發生了變化。
資本溢價最后怎么處理?
資本溢價屬于什么對于一般企業而言,在企業創立時,出資者認繳的出資額全部記入“實收資本”賬戶,因而不會出現資本溢價。但是,當企業重組并有新的投資者加入時,為了維護原投資者的利益,資本溢價新加入的投資者的出資額并不一定全部作為實收資本處理。其原因主要是為了補償投資者在企業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中享有的權益。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發行股票的方式籌集股本的,資本溢價股票可按面值發行,也可按溢價發行,我國目前不準折價發行股票。股本溢價的數額等于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時實際收到的款額超過股票面值總額的部分。在溢價發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等于股票面值的部分作為股本處理,超出股票面值的溢價收入作為股本溢價處理。
關鍵詞: 資本溢價 資本溢價最后怎么處理 實收資本 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