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會同公安部印發《關于完善二手車市場主體備案和車輛交易登記管理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二手車市場主體備案和車輛交易登記管理,促進二手車流通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通知》將為二手車市場主體帶來哪些利好?給購車者和二手車消費帶來哪些改變?
“三座大山”正在逐一鏟除
《通知》提出了完善二手車市場主體備案管理、規范經銷小客車登記簽注管理、便利二手小客車轉讓登記辦理、規范臨時行駛車號牌管理、加強二手車有關經營行為監管等五方面舉措,其中不少舉措是對商務部等17部門《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的細化落實。
“這是破除二手車流通障礙的標志性政策,意味著二手車流通的主要制度障礙將一一破除,有利于二手車自由流通和快速發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阻礙二手車流通有“三座大山”,即限遷問題、稅負問題、商品屬性缺失問題。政策不斷完善和此次《通知》的發布,意味著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羅磊進一步表示,在限遷方面,今年8月1日起已全面取消國五排放二手車限遷政策,二手車在全國自由流通的政策障礙已經解除。
在稅負方面,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由原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改為減按0.5%征收增值稅,意味著稅負的問題在政策上得到基本解決。
“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往往因沒有備案記錄等手續不能獨立完成交易閉環,難以充分享受相關稅收優惠。”羅磊表示,《通知》發布之后,備案信息可以互通,將給二手車企業享惠帶來利好。
商品屬性問題的解決,關鍵在于從原來的機動車產權登記變更為庫存商品登記。《通知》在按照“庫存商品”科目進行會計核算方面提出了操作細則,要求對已備案銷售企業辦理待銷售的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轉讓登記時,公安交管部門要在機動車登記證書、行駛證和臨時行駛車號牌上簽注“二手車待銷售”字樣,這些舉措讓二手車的商品屬性更明確可落地。
車好多集團副總裁呂靖峰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二手車市場主體備案和車輛交易登記管理制度的實施,將加速二手車經銷模式發展,包括二手車商品屬性的明確、稅賦的明確、限遷的取消,都將利好二手車經銷企業,未來行業將會塑造一批更大規模的經銷企業。
進一步激發二手車流通潛能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對臨時行駛車號牌管理也提出了具體措施,已備案銷售企業辦理二手小客車轉讓登記時,公安交管部門將核發不超過30日臨時行駛車號牌。二手小客車在同一企業待銷售期間,申領臨時行駛車號牌超過3次或超過1年未出售的,公安交管部門不再發放臨時號牌。
羅磊認為,這一舉措可以保障二手車正常交易中的牌照需要,同時避免將二手車用于租賃、融資等非流通用途。對辦理臨時牌照時限和次數的要求,實際上給企業去庫存和提升二手車庫存周轉率提出了要求,有助于活躍二手車市場。
行業組織也將加快推進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進一步激發二手車流通潛能。羅磊表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將采取三方面舉措促進二手車流通發展:一是加強行業自律,推動經銷商服務標準化、經營標準化、管理標準化;二是推進行業數字化改造,促進數字化交易平臺建設;三是推進行業誠信建設,在完善促進行業信息透明等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提升行業誠信發展水平。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146.76萬輛,環比增長1.69%,同比下降2.04%,交易金額為956.6億元。在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實施以及《通知》發布的利好作用下,預計9月份全國二手車跨區域流通情況會持續好轉。
江西省贛州市一家二手車銷售企業負責人表示,《通知》的發布有利于企業開展二手車買賣業務,同時也需采取更多有力措施促進二手車交易。比如,當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二手汽車銷售企業承壓,有必要降低年檢費用為企業減負。(本報記者吳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