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整體發展水平,已經處于全國“第一陣營”。7月14日,市經信委消息稱,今年1—5月,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83%,高于全國平均69個百分點。
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制造業基地之一,重慶汽車產業目前形成了以“長安系”為龍頭,10多家整車企業為骨干,近千家零部件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汽車產業集群,“重慶造”汽車產量常年保持在200萬輛以上,本地配套率超過70%。
“在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兩個方面,重慶汽車產業實現了‘兩翼齊飛’。”市經信委汽車處負責人表示,重慶產業鏈條齊,核心關鍵零部件配套齊全。重慶汽車產業車型涵蓋了乘用車、貨車、客車和專用車全系列,包括純電動、插電式、增程式、氫燃料、換電式等多種車型。目前,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陸續落戶重慶,整體產品結構快速優化提升。長安率先在自主品牌車企中實現高級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比亞迪率先在重慶實現刀片電池全球量產,金康與華為合作的AITO問界M5智能網聯技術國內領先。目前重慶正加快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國家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試點城市,并正在創建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
接下來,重慶將持續擴大汽車產業規模,加快產業鏈條“補鏈、強鏈”,通過加速應用場景建設,完善充換電和加氫基礎設施,加快汽車產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化轉型升級。計劃到2025年,“重慶造”智能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超過100萬臺,20萬元以上價位的中高端產品將占到一半以上。 (記者 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