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牽住配套提升“牛鼻子” 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三電”發力

2021-07-13 08:31:50 來源:重慶日報

5月底,一場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兩江新區舉行,現場簽約3個項目,總投資341億元。其中的兩個項目——昆山滬光汽車高低壓線束項目、渝江壓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均與新能源汽車本地化配套有關。

這令不少業內人士感到興奮。

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重慶傳統燃油車的本地化配套率達到70%。然而,重慶新能源汽車的本地化配套率一度僅30%左右,是一塊短板。

最近種種跡象顯示,重慶這塊短板正在加速補齊。特別是汽車產量占重慶六成的兩江新區發力新能源汽車配套,就像一塊晴雨表,提示人們新一輪重要的產業提升期已經到來。

觀察全市相關動向,去年末,臺達電子(重慶)公司在重慶經開區成立,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相關電子零件;近期,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軟件解決方案頭部企業光庭信息,在重慶設立全國第二總部,恩智浦也在渝建立中國汽車電子應用開發中心。

市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重慶在完善配套上大動作頻繁,一大批“大小三電”(大三電指電機、電控、電池,小三電指DC/DC轉換器、車載充電機、高壓配電盒)項目接連上馬。無論是動力、變速、制動系統,還是轉向、車橋、內飾、空調系統等,都已形成相對完整的供應鏈。到2025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三電”本地化配套率要超過50%。

牽住配套提升“牛鼻子”

重慶整車企業瞄準核心技術發力

“傳統汽車好不好,要看‘三大件’。新能源汽車好不好,要看‘大三電’。”這句行業人士熟悉的順口溜,很好地闡釋了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在發展核心配套能力上的區別。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整車廠掌握“大三電”核心技術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相關配套的水平和能力。重慶整車廠商正在“大三電”賽道上發力猛奔,不斷摘取新成果。

6月25日,2022重慶國際車展現場,阿維塔科技聯合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發布的全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臺CHN,在業界引發強烈關注。

CHN平臺具備高集成、高延展、高性能、高續航、高安全、強計算、高智能、可進化等優勢,最大支持3.1米長軸距車型的開發,并能實現700公里以上續航里程。基于該平臺的首款車型阿維塔11擁有充電10分鐘續航增加200公里的高效補能表現。

在長安汽車展臺上,不少消費者也被一款叫“深藍03”的新車型吸引。

這款新能源車型搭載了長安汽車“超集”電驅等一系列行業領先的“大三電”核心技術。此前行業第一梯隊的華為和比亞迪,電驅綜合效率達到89%,峰值效率93%。而長安“深藍”的新一代“超集”電驅系統,將系統最高效率提升到95%以上。

長安汽車副總裁、長安新能源董事長楊大勇介紹,長安汽車從2001年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目前除了電芯沒有自研自制外,已掌握電池大數據、熱管理、電池包集成等核心技術,申請專利1119件,其中很多技術全球領先。

重慶小康集團在“大三電”技術領域也不甘人后。

今年3月,小康旗下賽力斯汽車與華為共同打造的“問界M5”,在全國36座城市完成首批交付,目前銷售量一路攀升。這款車搭載的純電驅智能增程技術平臺,由小康旗下金康動力自主研發生產。

“我們還在持續對電驅進行技術迭代。”金康動力技術委員會委員陳明昌透露,目前公司已完成高壓永磁電機(含電控)及高壓感應電機(含電控)的樣機試驗,產品成熟后,金康的高壓電驅產品能讓新能源汽車快充時間再縮短一半左右。

從2016年開始,小康進入到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工作中,其核心研發成員來自世界頂級汽車公司,不但取得超過1000項新能源相關專利技術,還在增程領域實現行業領導者地位。

“支持長安、賽力斯這樣的大廠提升‘大三電’技術,是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配套上取得突破的最好方式。”兩江新區產業促進局副局長賴涵表示,“大三電”門檻高,需要進行長期研究和大量投入,整車廠這一塊能力強大,等于是牽住了配套提升的“牛鼻子”。

找準產業突破關鍵點

動力電池等重點項目密集落戶

新能源汽車涉及傳統汽車以及電力、交通、信息通信、軟件等行業,體系十分龐雜,重慶要完善產業配套,除了強化龍頭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在培育和招商引資方面還必須找準角度、用準力度,用有限的資源在關鍵方向實現集中突破,高效推進產業布局。

哪個方向能夠成為重慶發展新能源汽車配套的“主心骨”和“牛鼻子”?從重慶近期的一系列大動作上可見端倪。

5月18日,贛鋒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項目再次牽手兩江新區。繼該項目去年簽約后,贛鋒今次又追加投資46億元,新增儲能及動力電池產能10億瓦時,并計劃在重慶建設先進電池研究院,發力固態電池技術更新和產品迭代,開展電池開發測試。

5月19日,吉利科技、孚能科技聯合在涪陵投資的12億瓦時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在推動產業配套本地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動力電池企業為何密集布局重慶?

以涪陵上述項目為例,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表示,當下西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資源稟賦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巨大,在重慶布局動力電池產能,對于孚能科技意義重大。

涪陵區相關人士表示,源于雄厚的汽車制造業基礎和綠色發電等優勢,西南特別是成渝地區正在成為汽車動力電池廠商偏好的重要產業布局地,我們全力爭取動力電池項目落戶,可謂正當其時。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配套中的絕對主角。”楊大勇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不斷提升,目前動力電池在整車配套成本中的比重已達50%左右,“可以說,解決了電池配套,新能源汽車配套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正是察覺到自身優勢和行業風向,重慶通過政府層面的“無形之手”,瞄準動力電池等關鍵領域,聚集新能源產業生態。

市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2019年以前,重慶在新能源電池這塊還是空白,為補齊這一關鍵產業,市級有關部門和璧山區提前布局,花大力氣在國內尋找優質廠商,最終與比亞迪達成合作協議,將其動力電池廠落戶璧山區,業界有名的“刀片電池”便出自該廠。

政府牽頭搭建平臺

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合開展攻關

上千家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是重慶汽車產業發展的底氣所在。如今本地產業要轉向新能源汽車的新賽道,不僅考驗這些配套企業的前瞻力,更考驗他們的決心。

6月18日,位于璧山區的藍黛科技為國際頭部新能源車企打造的全自動一體化電機軸產品正式下線,在業內和資本市場引發關注。

藍黛科技最開始生產摩托車零部件,后轉型到汽車變速器、平衡箱總成等。近年來,看準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該公司再次主動轉型,“卡位”新能源車傳動零部件市場。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新能源動力傳動產品方面,該公司運用跟隨大廠同步研發的策略,重點布局新能源減速器總成及新能源減速器齒軸核心零部件板塊,并積極開發高轉速、高精度的新能源電機軸等關鍵部件,“技術與生產工藝的成熟需要一個周期,最開始不會有多大回報,但企業要有定力,更要有毅力。”

經過數年沉淀,藍黛科技的付出贏得回報:日電產、吉利威睿、比亞迪、法雷奧、格雷博、金康汽車、匯川技術、臥龍電機等國際知名企業均成為其客戶。2021年,該公司動力傳動業務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34億元,同比增長59.47%。未來兩年,新能源產品預計將占到該公司動力傳動業務總營收的70%以上。

在重慶,這樣的配套企業還有很多。

在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輪值總裁許林看來,有部分企業本身規模就不大,利潤不高,現在轉型需要投入上千萬甚至上億資金,壓力會很大。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政策導向,選擇一批重點企業來扶持,同時對一些“卡脖子”的零部件,可由政府牽頭搭建平臺,聯合科研機構、企業共同參與攻關,“比如車規級芯片,重慶可以在這個領域先行先試。”

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重慶未來將進一步密切零整關系,支持長安汽車、金康賽力斯等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建立合資公司,獲取核心配套部件優先保供權。同時將圍繞驅動電機、電池材料、熱管理系統等領域,推進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等領域補短板,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優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本報記者 白麟 楊駿)

關鍵詞: 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三電發力 汽車生產基地 重慶傳統燃油車 新能源汽車配套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