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重大利好!川渝共建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2021-06-29 08:31:17 來源:重慶日報

汽車產業

今年1-5月,川渝兩地共實現汽車產量122萬臺,同比增長4%,比全國同期平均高出15%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鏈供需信息對接平臺上,已集聚川渝兩地35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平臺累計實現采購金額超過100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

在川渝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產品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上,集聚兩地電子產業企業200多家,累計發布供需信息300多條

裝備制造產業

今年以來截至目前,重慶市裝備制造產業共簽約82個項目,簽約金額342.55億元

今年一季度,四川省竣工完成16個裝備制造產業項目,涉及總投資36億元,另外25個該省本年度裝備制造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1.3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32.1%

數據來源:市經信委

川渝通航產業發展迎來重大利好!

前不久,川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推動兩地在通航飛行服務、通航市場、通航企業整機、零部件制造等方面協同發展。

作為裝備制造產業的組成部分,提速發展的川渝通航產業,正是兩地共建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發展注腳。

去年12月14日舉行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簽署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共建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實施方案》,這是繼汽車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之后,川渝瞄準的第三個萬億級產業。如今,隨著合作不斷走向深入,川渝共建的三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已經呼之欲出。

完善五個鏈條 兩地共建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6月24日,位于兩江新區的重慶延鋒安道拓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下稱延鋒安道拓)智能制造車間,一批尚有余溫的汽車座椅陸續從生產線產出。

延鋒安道拓主要為長安福特、吉利、沃爾沃等川渝兩地整車企業提供座椅配套。在川渝共建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進程中,這家汽車配套企業嘗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鏈供需信息對接平臺(下稱對接平臺)的甜頭。

延鋒安道拓中國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蔡泉說,去年9月,企業急需一批塑料配件,在對接平臺上發布信息僅幾天,就接到一家四川企業的合作意向,從發布信息到達成合作,雙方只用了一周時間。

長安汽車同樣從這個對接平臺中受益。長安汽車采購中心副總經理陳津介紹,在長安汽車全部700多家配套企業中,川渝兩地配套企業有200多家,占比超過三成,“對接平臺豐富了長安汽車在川渝的供應商渠道和資源,讓企業可以遴選更優質的供應商。”

由重慶市經信委和四川省經信廳共同搭建的這一對接平臺,為兩地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免費提供供需信息,是川渝共建汽車產業集群的組成部分。

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川渝兩地現有汽車整車企業45家,汽車零部件企業1600多家,年產值超過6000億元,汽車年產量近300萬輛,占全國總量近12%。當前,川渝兩地汽車產業正在打通信息鏈、提升產業鏈、融合創新鏈、共享供應鏈、整合價值鏈,通過完善這5個鏈條,共建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推動川渝新能源汽車產業深度耦合,是產業集群建設的重頭戲。”重慶市經信委汽車處人士介紹,兩地經信部門通過整合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放開兩地推廣應用市場。比如,重慶正加快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支持長安汽車擴大在自動駕駛量產汽車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四川方面則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通過建設中德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項目等,實現兩地智能網聯發展資源全面鏈接。

在融合創新鏈方面,川渝兩地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智力先行,即加強人才聯合引進和培養,包括支持長安汽車、中國汽研等企業和研發機構與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形成聯盟,推動企業研發人才在高校繼續深造;二是加強協同,即促進兩地汽車檢測研發資源充分共享,包括支持中國汽研和重慶車檢院兩家國家級檢測和研發機構,擴大與四川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合作,縮短四川汽車企業產品檢測和研發周期,并與電子科技大學、東方電氣等高校和機構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等。

優勢得天獨厚

川渝電子信息產業市場空間巨大

分析、編碼、測試……6月27日,位于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四方偉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四方偉業)辦公室里,研發人員正在電腦上進行一系列編程操作,四方偉業副總經理徐澤鴻則忙著與重慶分公司負責人電話溝通工作。

作為成都高新區本土培育的電子產業企業,四方偉業一直致力于超大規模數據處理和智能分析服務,形成了以大數據融合、大數據存儲計算、大數據治理、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大數據可視化5個平臺產品序列和不同行業的大數據解決方案,有超過200項大數據、人工智能核心專利。

“我們正在推動重慶分公司擴大規模,今后成都和重慶兩邊的公司將形成一體化發展,優勢互補。”徐澤鴻說,四方偉業重慶分公司在重慶兩江新區落戶,得益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今企業迎來發展機遇,近年來在成渝地區先后參與了多個政府及企業項目。

“企業目前已完成與華為、龍芯等10多個國內廠商兼容互認,將不斷加大新基建投入,通過自主研發大數據、人工智能核心科技產品等,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在徐澤鴻看來,成都電子產業有完整產業鏈和生態圈,聚集了大批人才,具備電子產業企業發展數字孿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得天獨厚優勢;對重慶來說,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重慶工業“第一支柱”,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因此,當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兩地共建的萬億級產業集群后,發展效果必然“好戲連臺”。

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四川通過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強配套,重慶通過補鏈、建鏈、強鏈,兩地電子產業生態圈均已成形——包括英特爾、京東方、惠科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近年紛紛布局川渝,雙方電子信息產業鏈供應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川渝兩地創新驅動最活躍、帶動發展最強勁、滲透范圍最廣泛的產業。

比如,重慶通過建設“芯屏器核網”產業生態圈,形成了包含計算機整機及配套、通信設備、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汽車電子、智能家電、LED及光伏、電子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等在內的產業體系;四川通過建設“芯屏端軟智網”電子信息產業體系,形成了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高端軟件、人工智能、信息網絡等發展方向。當前,川渝兩地正立足各自優勢,分工合作,通過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鏈協同開放,以頭部企業為引領推動產業鏈垂直整合和產業集群發展。

圍繞“兩核一帶”

推動兩地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汽車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之后,裝備制造業成為川渝兩地有基礎、有潛力,能夠釋放“1+1>2”能量的第三個合作產業。

這是因為,四川作為國內動力設備制造基地之一,其大型發電成套設備、石油鉆采設備和核電裝備等都處在國內領先地位,而重慶在風力發電、單軌車輛、垃圾焚燒等領域具有技術優勢,細分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列。特別是近年來,川渝兩地聚焦智能裝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等裝備制造產業領域,蹚出了一條發展的新路徑。

2021年6月,四川成都、德陽、眉山、資陽,以及重慶渝北、江北、江津、永川等兩地8個區市的經信部門和相關裝備制造企業齊聚德陽,共同按下了川渝地區八方協同共建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啟動鍵”。

來自渝北區的重慶元創汽車整線集成有限公司,很早就與成都多家整車企業開展合作。“去年銷售收入有一半多來自四川。”該公司副總經理熊平說,川渝兩地制造領域互補性很強,隨著雙方共建萬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企業有望在兩地合作中挖掘到更多商機。

不僅川渝兩地企業圍繞裝備制造領域開展合作,兩地政府部門同樣有動作——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啟動建設以來,渝北空港園區已經同德陽經開區對接6次。空港園區開發投資運營公司總經理況斌介紹,前不久雙方剛敲定了合作項目,將依托空港園區一家企業建立3D打印公共服務平臺,為德陽的東方電機、國機重裝等重型裝備企業服務。

“川渝共建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重在產業鏈融合,形成兩地互為配套是關鍵。”重慶市經信委裝備工業處負責人表示,川渝已經形成在裝備制造細分領域各擅勝場的產業體系,兩地裝備制造產業關聯程度高、互補性強,具備了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基礎條件。

“‘兩核一帶’將是推動川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區域。”四川省經信廳負責人表示,“兩核一帶”是指成都德陽地區、重慶中心城區這兩個核心區,以及G93成渝環線高速產業協作發展示范帶。“十四五”期間,川渝兩地將在上述區域做文章,重點發展能源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川渝汽車產業

今年1-5月汽車產量122萬輛同比增長4%

通過攜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互補,實現保供穩產,川渝汽車產量逆勢上揚。6月27日,來自重慶市經信委的消息稱,今年1-5月,川渝兩地共完成汽車產量122萬輛,同比增長4%,比全國同期平均高出15個百分點。

今年4月和5月,針對國內部分區域因疫情導致的物流不暢等問題,重慶市經信委與市交通局、長安汽車等共同建立貨運司機“紅碼”申述機制,保障汽車配套運輸通暢;四川省經信廳也會同省交通廳等,迅速形成汽車產業配送閉環管理綠色通道。

川渝兩地還攜手推動重點汽車企業復工復產和零部件供應,通過對接工信部穩定生產工作專班,報送川渝汽車供應鏈“白名單”企業約500家,爭取到涉疫地區關鍵零部件企業加大向川渝地區的供應力度。同時,兩地經信部門還同步動態收集兩地車企急需協調的零部件供應商清單,重點對接上海、江蘇等經信部門,協調了近300家當地零部件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和產品發運,維持了川渝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在線上平臺保供方面,川渝兩地積極推動“云上”對接促進配套合作。2020年,川渝兩地經信部門聯合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鏈供需信息對接平臺,截至目前已推動川渝兩地約3500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上云”,鼓勵兩地企業在線發布供給和需求清單,促進川渝企業之間相互采購、互為配套。今年1-5月,該平臺新增汽車配套企業約30家,實現配套金額近10億元。記者 夏元

川渝電子產業

專家建議川渝協同共建數字經濟國家重點實驗室

推動川渝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兩地企業及行業協會齊發力。6月23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子信息產業鏈協同發展合作交流會在四川遂寧舉行,四川省智能終端產業聯盟、重慶市通信智能終端產業協會以及川渝兩地多家電子信息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將共同促進區域電子信息產業優勢互補,加快推動川渝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建設。

會上,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川渝兩地共同的優勢產業,已經形成研發、材料、元器件、整機、服務等完整產業體系,特別是兩地電子信息制造業關聯程度較高、互補性較強,產業協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具備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的基礎條件。

活動現場,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國家中心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羅若愚建議,發展川渝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重在推動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可以通過川渝協同共建數字經濟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化兩地電子信息產業跨區域合作。

重慶市通信智能終端產業協會理事鄭保華表示,川渝兩地電子信息產業協會將在兩地電子信息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更加深入地引導電子產業中低端企業,幫助它們在數字化改造進程中少走彎路。

“加快推動川渝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建設,需要促進兩地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化、集約式、良性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四川省經信廳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兩地將按照搭平臺、促合作、延鏈條、育集群原則,發揮各自政策、產業、資源優勢,以共同培育電子信息世界級產業集群為主線,通過提升產業配套合作、推動技術協作攻關、共建特色產業集群、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加強人才培養合作,推動川渝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記者 夏元)

關鍵詞: 重大利好 川渝共建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鏈 汽車零部件企業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