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來,上海等汽車產業核心地區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使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承受著巨大壓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4月汽車產銷呈現明顯下降。當月產銷量在120萬輛左右,為近十年以來同期月度新低。
5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就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做出正式要求。而此前一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穩經濟一攬子措施,決定將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本輪政策擲地有聲。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1日至12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51.9萬輛,同比增長14%(增幅較5月1日至12日下降21%的同比增速,改善35個百分點),環比上月同期增長35%。乘聯會表示,目前各地積極出臺地方性車市刺激政策,對車市復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通過實施600億元汽車購置稅減半征收,促進主流消費群體恢復消費信心,降低主流消費群體購買壓力,必然有效拉動汽車消費重回正常軌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說。
政策紅利惠及主流購車人群
此次補貼能覆蓋多少車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從2021全年汽車上險量來看,燃油車銷售占比86%,而2.0升及以下排量的車輛是絕對的銷售主力,占比高達84%。
另據長江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1月至4月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銷量占比約65%,占燃油車銷量80%以上。也就是說,此次補貼范圍能夠覆蓋大部分燃油車。
2021年以來,燃油車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在2021年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凈增86萬輛中,新能源車增長188萬輛,同比增長169%;而傳統燃油車則減少102萬輛,同比下降6%。2022年以來,燃油車銷量延續了下降趨勢。今年1月至4月,乘用車中燃油車累計銷售492萬輛,同比下降18%。
“本輪政策的出臺主要是針對乘用車中燃油車的購車群體,因為新能源車是不交購置稅的。”王都對記者表示,政策福利直接發到消費者終端,能夠在當下帶來新的消費。
減征擴容引領汽車消費升級
事實上,在本輪購置稅減半征收之前,我國分別于2009年至2010年、2015年至2017年推出兩輪政策刺激:我國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2009年1月20日至2009年12月31日、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按5%、次年調至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以實現對汽車消費市場的提振。
在政策驅動下,2009年至2010年我國汽車銷量增速分別達45.4%、32.4%;2015年至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增速分別達4.7%、13.9%、3.0%。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政策僅適用于1.6升及以下乘用車。
“當時我們建議1.6升及以下乘用車的購置稅減半征收,主要考慮的是拉動入門級消費群體購車,改善其生活生產條件。”王都回憶上一輪購置稅減半征收時稱,“補貼落地后,1.6升及以下車型銷量提升明顯。而政策逐步退出后,主流銷售車型又回彈到了2.0升。這說明補貼優惠明顯拉動了消費需求結構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購置稅減半征收還有望激發汽車市場的換購需求。
在2009年至2017年,車市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而近年來,高增長期的消費群體已逐步進入換車周期。“如果設定10年為換車周期,2012年的購車人群會在2022年出現換車需求。我們預計今年燃油車銷量將達到2110萬輛,而換購的消費群體將占到總數的65%左右。”王都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