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深圳新能源車產業表現強勁,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增勢良好,產業鏈平穩有力,已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一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量分別增長195.4%、150.3%。
4月27日晚間,國內新能源車龍頭企業比亞迪發布的202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8.25億元,同比增長63.02%。其中,營收增長主要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增長。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8.63萬輛,同比大增422.97%。4月初,比亞迪宣布,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根據最新數據, 2021年全年,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突破60萬臺,同比增長220%,連續9年中國第一。
除了龍頭企業,深圳新能源車產業鏈配套完善,充電樁覆蓋率領先,動力電池等相關技術企業漲勢喜人。從事納米磷酸鐵鋰材料研發生產的深企德方納米日前公布年報: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約48.42億元,同比大增413.93%;2022年一季度,德方納米繼續保持高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7.62億元,同比增長1402.77%。
由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指出,深圳公用充電樁覆蓋率全國最高,公用樁密度達到73.2臺/平方公里,呈“斷層式”領先。
作為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的標桿示范項目,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正在有序建設中。該產業園區總占地面積10.78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完成后,可提供32.1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將建設集研發辦公、輕型生產等功能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未來將打造成為引領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標桿示范區。
專家認為,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品產量的增長態勢,表明深圳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并具有豐富的積淀,這是經濟韌性與發展潛質的根基,也是深圳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保障。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表示,新能源產業是新經濟,需要企業不斷進行研發投入,需要政府扶持創新企業的政策,更需要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在深圳,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中國制造,通過科技創新等方式,正在重構制造業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中能夠清晰地找到中國的影子。(記者 周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