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汽車跨界創新機 汽車行業成就業新高地

2021-03-22 15:52:30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1076萬!據統計,2022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076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下歷史新高。首次超千萬的畢業人數遇上大廠裁員、教培受挫等風波,本就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形勢變得更為嚴峻。

除卻應屆畢業生,不少想要跳槽的職場人也在感慨“金三銀四找工作難覓蹤影,獨留職場人深夜emo”。如何解眾人求職之憂?或許如今的汽車行業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01汽車跨界創新機

智能化、電動化浪潮給汽車行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汽車屬性、產品功能等方面的改變,更是深深影響了汽車行業對人才需求的改變。正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所言:“汽車行業吸納了多領域、多專業的勞動力。特別是在當前轉型過程中,需要大量IT、通訊、電化學等領域的跨界人才,生產端也需要大量的新興技能人才。”

當電動汽車成為潮流、智能化功能變為標配,汽車已然成為新物種。新汽車的誕生必然催生對新人才的需求。根據脈脈人才智庫的數據,2021年新經濟領域職位增長量排名中,新能源汽車以36%的增速穩居第二名寶座。具體來看,今年以來,自動駕駛研發、智能座艙設計、軟件工程師等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超2倍。

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明榮告訴記者,隨著汽車行業向“新四化”轉型,人才需求主要出現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數量方面,需要大量的“新四化”研發人才以及一線技能人才。二是質量方面,傳統汽車研發人才的知識結構亟需更新,軟件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此外,一線技能人才中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

除卻新技術跨界融合帶來新需求,華為、小米、百度乃至恒大、寶能等各路跨界“英豪”也急需專業人才滿足它們的造車夢。以小米為例,官宣造車后的小米并未急著選址建廠,甚至連產品定位也沒敲定,但卻馬不停蹄地開始招兵買馬。去年6月,小米集團官網掛出多個自動駕駛工程師招聘職位,涉及毫米波算法、前端平臺研發、超聲波雷達算法等崗位,每個職位前都標注了“急”字。隨后,小米公司官網陸續冒出外飾設計師、底盤架構負責人、整車總布置專家等與整車制造相關的崗位。

脫胎于百度與吉利的集度汽車也同樣如此。集度汽車CEO夏一平去年4月在接受采訪時便表示,集度計劃在未來2~3年之內招聘2500~3000位員工,其中包括400~500名軟件工程師。根據官方信息,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集度已迅速擴充至1000人以上的規模。集度汽車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作為汽車機器人創業公司,集度迫切需要來自汽車行業設計、研發、質量人才以及互聯網企業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軟件開發、機器人程序開發等方面的人才。可見,在跨界融合的背景下,“軟硬結合”的復合型人才成為車企爭奪的焦點。

02一面偏愛車圈 一面逃離車間

根據智聯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2022年春季人才流動呈現的新特點之一便是互聯網人轉行率升高,最想去制造業發展。在“996福報”、大廠員工不堪重壓等消息的不斷沖擊下,年輕人們對于互聯網大廠的渴望已不如從前。當年那些心懷“大廠夢”的年輕人們,紛紛開始選擇逃離大廠。與遭遇寒冬的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相比,手握新能源、智能化兩大“殺手锏”的汽車產業在眾多求職者眼中自然成為“香餑餑”。

一位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的高管告訴記者,相比在房地產之類的企業工作,年輕人們更喜歡不受限、能夠盡情施展自己的工作,初創企業恰恰符合了這一標準。以一位吉林大學博士為例,該博士曾在某房地產巨頭從事研發工作,后因組織層級受限頗多,他毅然選擇辭職,來到某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盡管薪資待遇不如以往,但自動駕駛的光明前景、初創企業營造的研發氛圍以及股份鼓勵等還是讓這位博士為之駐足。一些從互聯網大廠中“逃離”到車企的人也表示,新能源汽車正在不斷普及,參與到造車中的成就感是大廠無法給予的。

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宇表示,與互聯網等行業相比,車企的就業環境相對穩定,晉升通道也更為健全,這些都給了渴望穩定的年輕人們更好的職業生涯保障。某車企內部人士也指出,車企綜合薪資福利比較高,又沒有大廠所謂的“35歲危機”,因此受到不少年輕人的歡迎。BOSS直聘的數據顯示,2021年造車新勢力給出的平均月薪為15367元,比2020年上漲21.6%。與自動駕駛算法相關的職位年薪更是可達百萬元以上。

此外,以華為、百度、小米為代表的跨界大廠們,成為了當下年輕人們進入汽車圈的一個新窗口。在王宇看來,華為、小米等新入局的企業憑借此前積累,在互聯網、軟件研發以及運營等方面已然頗具人才優勢。在大廠“光環”和“網紅”特質的加持下,無論是跨界人才還是車輛工程等汽車專業人才,更愿意選擇進入這些跨界企業工作。

然而,走進汽車車間,大批技術工人卻開始選擇“逃離”制造業。王宇也表示,盡管智能制造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無論是整車還是零部件制造,仍存在大量的技術工人缺口。

這其中的一大原因就在于薪資待遇與現實生活壓力間的極大沖突。“以上海為例,即便上海的一些工廠給工人的工資高于其他地區,但這些工人仍然面臨來自戶口、房屋、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生存壓力。這讓他們不愿意選擇留在制造業之中。”王宇如是說。

此外,他還指出,工廠大量短缺的是低技能要求崗位,這些崗位上升通道較窄、工作內容較枯燥。很多中、高職院校的對口專業學生對于汽車行業本身熱情不高,即便進入行業中也更愿意選擇從事銷售等崗位。

03打響汽車行業招牌是關鍵

作為巨大的人才蓄水池,近幾年汽車行業涌現了大量就業機會。然而,獵聘網發布的《2021中國中高端人才趨勢報告》指出,新能源行業競爭熱度低于1(全行業平均水平),即新能源行業的人才供給存在嚴重不足問題。如何將人才引流到汽車產業中來,是目前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前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人才總量將達120萬人,而人才缺口達103萬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也曾坦言,汽車行業正在向“新四化”加速轉型,產業人才不僅在數量上存在較大缺口,在質量上也不能充分滿足行業轉型和發展的需求。

王宇告訴記者,目前汽車行業在應屆畢業生心中的選擇度并不算高。除卻疫情原因造成的校招工作不順暢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通訊、軟件、計算機等專業的人才對于汽車行業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這些跨界人才可能并不清楚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夠進入汽車行業。就算是機械、車輛工程等汽車相關專業的學生,有的對自己進入汽車行業后的工作環境之類的內容也不甚了解。”王宇說到。在他看來,車企們需要把自身的企業特點、吸引力更多地展示出來,打響在相關專業學生、職場人領域的知名度,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如今的汽車行業。

與以往車企間的相互競爭不同,隨著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到來,車企對于新型人才的競爭已然突破汽車圈,要和蘋果、華為、百度、騰訊等大廠正面PK,如何從中脫穎而出是一大挑戰。因此,在上述專家看來,無論是軟件研發、自動駕駛等高知識工種,還是一線技術工種,都需要車企為他們提供更好地發展和生存環境。以集度汽車為例,據介紹,集度針對傳統汽車行業和互聯網人才、高校人才等不同群體提供相應的轉型和培養通道,給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此外,在薪酬方面,通過“現金激勵+期權激勵”以及福利保障等形式,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此外,針對技能人才存在的巨大缺口,朱明榮指出,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一線工人從制造業流向服務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當前人民追求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更高的生活品質的需求是不可逆的,可以通過提升自動化率和數字化管理,減少制造環節對基礎勞動力的需求。(張奕雯)

關鍵詞: 汽車跨界創新機 汽車行業 就業新高地 電動汽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