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表示,2月,歐洲新車注冊量約為80.4萬輛,同比下跌5.4%,跌至歷史同期新低,跌幅較1月更大。歐洲汽車銷量已經連續第8個月下跌,隨著俄烏局勢加劇了供應鏈壓力,汽車工廠可能會出現更多的生產中斷,歐洲車市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彭博行業研究預計,最壞的情況下,歐洲今年汽車銷量可能難以實現此前預估的5%的增長。
2月歐洲銷量:市場跌多漲少,大眾和Stellantis難增長
從市場來看,2月歐洲市場跌多漲少。14個歐洲國家的銷量呈現漲勢,其中,冰島的銷量同比大漲47.3%,系歐洲市場最大漲幅,但銷量僅為816輛;拉脫維亞漲幅最小,僅為2.4%。另外16個歐洲國家的銷量呈現跌勢,其中挪威的銷量跌幅最大,約為23.8%。
當月,歐洲五大主流車市的銷量表現基本好壞參半。意大利和法國銷量出現兩位數跌幅,分別為22.6%和13.0%,而英國、西班牙和德國則分別同比增長15%、6.6%和3.2%。德國仍是銷量最高的歐洲國家,約為20萬輛,英國的銷量約為德國的三分之一。
1月至2月,12個歐洲國家實現了增長,另外18個歐洲國家反之。其中,冰島銷量增長近一半,增幅最大;挪威銷量下降23.3%,降幅最大。歐洲五大車市中,意大利和法國分別同比下跌21.1%和15.7%;英國則逆勢增長23%,德國和西班牙小幅增長5.6%和4.2%。
從車企來看,2月,7家車企在歐洲的銷量實現了增長。其中,三菱汽車的銷量漲幅表現最為突出,達68.3%,市場份額超越捷豹路虎和本田;其次是現代集團,交付量同比增長四分之一,市場份額逼近10%;本田汽車銷量同比微增0.4%。
另外7家車企的歐洲銷量均同比下跌。其中,大眾集團和Stellantis的歐洲銷量分別下降了11.6%和17.5%,市場份額分別下跌1.7和3個百分點。捷豹路虎跌幅最大,歐洲銷量同比下跌37.8%,市場份額跌0.4個百分點;其次是日產,銷量下降近四分之一;雷諾的銷量跌幅最小,僅為3.8%。
1月至2月,僅現代集團、豐田汽車、馬自達汽車和三菱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呈現同比增長的趨勢。大眾集團和Stellantis仍是歐洲最暢銷的兩大車企,銷量卻分別下跌7.8%和15.1%。現代集團連續兩個月超越雷諾集團成為歐洲第三大暢銷車企,并連續幾月逆勢增長,但與大眾集團和Stellantis之間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短期內恐怕難以超越他們。
諸多挑戰下,歐洲車市今年恐難實現5%的增長
盡管俄烏局勢并未對2月的銷量造成重大影響,但歐洲車市的未來不容樂觀。以Michael Dean為首的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俄烏局勢升級導致工廠停產和零部件短缺前,歐洲的汽車需求早已不溫不火,而俄烏局勢將進一步推遲2022年歐洲汽車銷量的復蘇。”
半導體短缺、供應瓶頸、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以及俄烏局勢升級……歐洲汽車行業遭遇的挑戰越來越多,本已緊張的供應鏈也遭受更大的壓力,歐洲汽車行業將面臨艱難的一年。彭博行業研究預計,最壞的情況下,歐洲今年汽車銷量將與去年持平,可能難以實現此前預估的5%的增長。
線束供應告急是目前車企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甚至超過了半導體短缺帶來的挑戰。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3月15日坦言,俄烏局勢給其今年的前景蒙上陰影,而烏克蘭線束供應短缺已取代半導體短缺成為該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的供應鏈難題。
烏克蘭是汽車線束的關鍵產地,擁有17座線束生產設施。根據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的數據,線束是烏克蘭出口到歐盟的最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占歐盟線束進口的近7%。富國銀行(Wells Fargo)汽車分析師Colin Langan在一份報告中透露,烏克蘭線束工廠的關閉可能會導致歐洲今年上半年至多損失70萬汽車產量。
由于供應中斷,大眾集團和寶馬集團部分歐洲工廠已經暫停生產,梅賽德斯-奔馳也削減了一家德國工廠的產量。迪斯甚至指出,如果大眾在三到四周內無法獲得線束供應,將不得不調整其2022年的業績預期。
為了應對烏克蘭的線束供應挑戰,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紛紛已開始采取相應措施。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Leoni計劃將其他地區部分工廠的線束產量提高一倍,以盡量彌補烏克蘭工廠的產量損失。不過,由于產能的擴張需要更多工廠面積、機器、工具、工人以及資金,Leoni可能需要至少兩到三個月來調整,因此,Leoni也表示今年將無法彌補烏克蘭損失的線束產量。
汽車制造商也沒有坐以待斃。大眾透露,“首先將盡量爭取烏克蘭線束供應,一部分烏克蘭線束工廠還在運行,除此之外,大眾要尋找替代供應,提高羅馬尼亞和突尼斯等地的線束供應占比。”此外,在歐洲供應鏈中斷的挑戰下,大眾已將5萬至10萬輛汽車的半導體產品轉寄至中國和美國的組裝廠。迪斯表示,由于俄烏局勢升級,大眾將把生產轉移到中國和美國,并優先考慮中國。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Langan認為歐洲有可能在今年彌補損失的產量。此外,汽車制造商一直通過優先生產利潤較高的車型和提高價格來度過供應危機。最近幾天,寶馬表示,盡管俄烏局勢升級帶來的影響和芯片危機仍在繼續,但其汽車業務今年的營收將保持強勁。大眾也對今年的狀況保持樂觀態度,盡管供應鏈問題持續存在,但該公司預計其2022年全球銷量將同比增加5%至10%,營收將同比增長8%至13%。(譚璇)
關鍵詞: 2月歐洲新車注冊量同比下跌 跌至歷史同期新低 汽車工廠 歐洲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