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行業產量和裝車量在快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不同的特點,充分顯示了當前行業競爭的激烈。
數據顯示,2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31.8GWh,同比增長236.2%;1-2月,電池累計產量為61.4GWh,同比增長了185.7%。雖然裝車量也有很大增長,但較產量仍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3.7GWh,同比上升了145.1%;1-2月電池裝車量累計達到了29.9GWh,同比累計增長109.7%。產量與裝車量之間存在的較大差額,說明在動力電池原材料不斷大幅上漲之際,電池企業仍在采取預生產、持貨待售等措施,以盡可能減少因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整車廠也在采用各種措施降低成本,包括選裝價格相對更低的磷酸鐵鋰、鈦酸鋰電池等。
數據顯示,1-2月,三元電池裝車量為13.1GWh,占總裝車量的43.8%,同比累計增長50.6%;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16.7GWh,占總裝車量的55.9%,同比累計增長203.1%,呈快速增長勢頭。磷酸鐵鋰裝車量的增速不但在快速增長,其占比也超過三元電池,成為占比最高的電池。與磷酸鐵鋰裝車量的快速增長一致,鈦酸鋰的裝車量也在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月,錳酸鋰裝車量達到46.7MWh,同比增長678.3%;1-2月累計裝車量達到47.0MWh,同比累計增長達到了233.5%。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隨著鎳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有車企開始選擇錳酸鋰等材料電池,以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
選擇不同材料類型的動力電池背后,單車電量也出現了變化。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按車型劃分的平均裝車電量為43.6kWh,環比下降了4.4%。43.6kWh這一數值也是過去兩年來的最低值。其中,純電動乘用車和純電動客車單車平均帶電量分別為48.8kWh/輛和203.8kWh/輛,環比分別下降2.8%和增長3.9%。
同時,純電動乘用車系列能量密度也出現變化。2月,我國純電動乘用車系統能力密度在140(含)-160Wh/kg和160Wh/kg及以上車輛產量分別為7.2萬輛和6.4萬輛,占比分別為31.7%和28.0%,125Wh/kg以下車型產量為4.0萬輛,占比為17.6%。
一直以來,動力電池數據和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數據保持著高度一致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8萬輛和3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1.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2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倍和3.4倍。
插電式汽車的增速明顯高于純電動的特點在動力電池裝車量數據上也有明顯的體現。數據顯示,2月,插電式乘用車的電池裝車量達到了1483.9MWh,同比增長了538.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也直接帶來了該類車型動力電池裝車量的增長。
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技術應用、企業綜合競爭力的考驗直接影響著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格局。2月,共有35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這一數量與1月一致;1-2月的配套動力電池企業為41家,與去年同期也保持了高度統一。
1-2月,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23.3GWh、25.8GWh和28.3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8.2%、86.3%和94.7%。動力電池的集中度仍處于較高水平。
不同原材料類型動力電池的裝車結構正在發生的變化,也使得動力裝車量TOP10榜出現變化。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在各大TOP榜上一直高居榜首的寧德時代,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裝車量占比一直在半數以上,如今,雖然其仍牢牢占據各類TOP榜榜首的位置,但除三元材料裝車量TOP榜之外,其他類型的材料的TOP榜中,其占比已經不到50%。動力電池巨頭企業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