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我們要踏上海洋,按照自己的夢想去闖蕩!”就像《海賊王》里的路飛那樣,造車新勢力們也迎來了自己出海的那一天。
近日,嵐圖汽車宣布進軍歐洲市場,小鵬汽車也官宣開啟出海2.0模式,已經登陸挪威市場的蔚來汽車則正式啟動當地首個電池換電站。出海消息頻頻傳出,飄洋過海的新勢力們終于在遙遠的歐洲大陸開始了新一輪的征程。
新勢力齊聚歐洲
不久前,小鵬宣布與歐洲頭部經銷商荷蘭Emil Frey NV集團以及瑞典Bilia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通過“直營+授權”的新零售方式發展歐洲業務。Emil Frey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零售機構之一,將幫助小鵬開拓銷售與服務網絡,并管理小鵬在荷蘭各地的品牌門店。Bilia所擁有的58個授權店和66個服務中心則可以幫助小鵬在瑞典迅速建立起零售和服務網點。據悉,小鵬首家零售體驗店已于2月11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開業,今年3月還將在荷蘭海牙附近的Westfield購物中心開設自營零售體驗店。此外,小鵬官方稱已經在聯絡丹麥當地的銷售渠道,為進駐丹麥汽車市場做準備。
所謂“出海2.0”模式,是相較于小鵬此前出口歐洲的模式而言。事實上,小鵬早在2020年便向挪威出口了100輛小鵬G3。根據挪威市場2021年的銷售數據,去年小鵬在當地共計交付438輛新車,其中G3共銷售406輛,去年10月才開始啟動交付的P7則銷售了32輛。在批量輸出挪威市場的同時,小鵬已經開始了全方面出海的準備工作。去年2月,小鵬便已經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設立了歐洲總部,并在丹麥、德國、挪威和瑞典設立辦事處,為今后在歐洲市場的擴張打下基礎。
與小鵬的2.0時代同時到來的,是嵐圖汽車的蠢蠢欲動。脫胎于老牌央企的嵐圖,“年齡”不大動作卻不小。盡管成立不足兩年,旗下量產車型僅嵐圖FREE一款,嵐圖仍毅然決然選擇了“出海遠征”。2月17日,嵐圖宣布進軍歐洲市場,首站登陸挪威,預計新車交付時間在今年第四季度。6月,嵐圖FREE將在挪威首發亮相,首個嵐圖海外旗艦店也將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開業。借助于中國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嵐圖將陸續進入歐洲多國,逐步豐富海外產品布局。
作為國內新勢力“三巨頭”之一的蔚來汽車,在去年5月就發布了挪威戰略,正式進入歐洲市場。9月,蔚來ES8在挪威正式交付。值得一提的是,蔚來出海歐洲并非僅指產品的入駐,而是從車到服務、數字體驗以及車以外的生活方式,是整個運營體系的全面復制。正因此,剛剛落地生根的蔚來已經開始從換電網絡、軟件服務等方面入手,不斷發展壯大。日前,蔚來在挪威正式啟動首個第二代換電站,并發布第一次OTA軟件更新。據悉,ET7也將于今年進入挪威市場,不斷豐富蔚來的海外產品線。除卻挪威市場的加速推進,蔚來計劃于今年進入德國、荷蘭、丹麥和瑞典四個國家,其中德國今年會重點建設蔚來的服務網絡。
去年銷量節節攀升的威馬汽車,實際上也早早開始了自己的歐洲之旅。2020年11月,威馬與Uber簽署意向性協議,將威馬EX5出口至歐洲,成為Uber的可選車型。與其他新勢力選擇歐洲市場為全球化首站不同,哪吒汽車則以哪吒V率先進軍東盟市場。預計今年上市的哪吒S則將助其開辟歐洲戰場。
歐洲緣何成為“香餑餑”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狹義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達623萬輛,同比增長118%,新能源汽車全球化趨勢日漸明晰。然而,世界那么大,新勢力為何偏偏對歐洲情有獨鐘?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這與歐洲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密切相關。據他介紹,世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總體呈現快速提升的趨勢,其中中國和歐洲市場發展勢頭強勁,中國新能源滲透率達12%,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主要國家滲透率均高于中國,挪威更是達到69%。與歐洲市場相比,日韓和美國則顯得相對低迷。日本新能源滲透率僅1%,韓國和美國則分別為5%和4%。“歐洲新能源市場消費需求高,但本土產品相對較弱,這給了國內新勢力較大的市場空間。”崔東樹如是說。
此外,歐洲嚴苛的低碳政策以及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刺激政策為新勢力在當地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去年歐盟公布了“Fit for 55”一攬子氣候計劃,要求到2030年,汽車和貨車的排放量較2021年將分別下降55%和50%,實現“零碳運輸”。同年10月,英國政府宣布正式實施“凈零策略”,在2030年全面禁售新汽油柴油車。成為多數新勢力歐洲之旅首站的挪威此前提出要在2025年成為全球首個禁止非電動汽車銷售的國家。
在補貼政策上,歐洲多國均已制定相關的傾斜政策。以挪威為例,針對電動化轉型,挪威政府推出了對電動車免征25%的增值稅、免征進口關稅以及免征養路稅等措施。德國則在2016年便推出了電動車補貼政策,后續又將補貼政策延期至2025年底,并將補貼金額提高,價格低于4萬歐元的純電動汽車補貼金額提高50%,價格處于4萬~6.5萬歐元之間的純電動車補貼金額提高25%。此外,德國政府專門提供了20.9億歐元用于補貼事宜,補貼將一直發放至2025年底,或直至該款項用盡。
“前些年中國汽車產業最尷尬的一件事就是海外市場發展乏力,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總量少、乘用車出口少、向發達國家出口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智能化、電動化的深入,我國汽車出口從數量和結構上都出現較大變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總量突破200萬輛,其中乘用車出口大幅增加,增幅達1.1倍。新能源汽車出口也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年出口達31萬輛,同比增長3倍。此外,率先進駐歐洲也展現了我國汽車出口質的提升。在付于武看來,我國車企從以前的向東南亞、中東地區出口,轉變為以歐洲發達國家為出口首站,這是技術自信的表現,更是汽車產業做大做強的必然要求。
產品質量、服務水平需提升
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早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家國際化車企,小鵬未來幾年的長期目標是實現50%的銷量來自海外市場。相較于這一宏偉目標,如今新勢力在海外市場上的銷量則不免讓人感嘆現實的骨感。盡管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為造車新勢力的海外發展提供了大好機遇,但通往巔峰的道路必然會荊棘叢生。
根據相關數據,2021年歐洲最暢銷純電車型為特斯拉Model 3,其次是雷諾ZOE,大眾ID.3和ID.4則分獲三、四名,歐洲老牌車企在當地市場的統治力可見一斑。與頗具底蘊的歐洲車企在它們的地盤上競爭,新勢力虎口奪食的難度不言自明。特斯拉的暢銷讓各大新勢力意識到歐洲市場并非堅不可摧,但它同時也是這些新勢力必須面對的一大勁敵。
“歐洲的消費習慣與國內不一樣,新勢力車長5m左右的車型,到歐洲市場反而可能會被認為是高能耗車型,消費者剛開始的接受度可能并不高。”崔東樹告訴記者,國內消費者往往追求大尺寸、大空間。以嵐圖為例,嵐圖FREE車長達4905mm,日前曝光的全新車型更是被曝車長或超5m。然而,歐洲的環保要求十分嚴苛,加之歐洲街道相對狹小,因此當地消費者更加鐘愛小型車。消費習慣的不同很可能限制新勢力在歐洲市場的發展。
此外,付于武強調,新勢力出海最大的挑戰在于可靠性。“無論是歐洲、美國還是其他國家,它們對汽車的要求和相關法規是十分嚴格的,這就要求我們的產品質量、品質以及價格都要有可靠性。”他說。無法滿足出口目的國的法規要求、無法保證質量過關,其他一切都將是空談。目前,新勢力們都在根據歐洲各國法規要求進行產品布局。嵐圖方面稱,公司現已根據挪威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法規要求、消費需求和市場環境針對性的開發與測試相應產品。小鵬G9則在開發之初便按照中國和歐洲整車雙認證標準進行開發,確保質量過關。
據悉,當前新勢力出海多采取三種銷售與服務渠道。一是與當地租車公司或汽車訂閱服務企業合作,致力于B端市場的開拓,如愛馳、威馬;二是蔚來所采取的直營模式,力圖在輸出產品的同時輸出品牌理念、管理機制、商業模式、生活方式等全方位價值體系;小鵬則選擇了“直營+授權”的銷售模式,在借助當地經銷商渠道優勢的同時,利用直營店擴大品牌知名度。
付于武指出,目前新勢力若想采取直營的方式,不僅面臨財力、精力上的挑戰,對當地市場的熟悉度也會成為一大障礙。相比之下,如果能夠形成合力,更有利于新勢力在歐洲市場的快速擴張。不過,無論是何種渠道,“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必須貫徹到底。“如今我國車企在用戶服務上仍然是短板,對用戶體驗的重視要永遠放在心上。”付于武說。(記者:張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