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造車新勢力的成績表發生很大變化。數據顯示,哪吒汽車的1月銷量來到造車新勢力的第三位;零跑也大幅縮短了與第一梯隊的差距,躋身第5位的同時,和第4位的差距也縮短到了不到1600輛;造車新勢力領頭羊的蔚來,在1月的銷量未能過萬輛,已經降到了第4位。哪吒和零跑這兩家從中低端車型為起點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似乎在今年伊始迎來了轉機,蔚來這類在高端市場掀起沖擊波的企業卻出現疲態。盡管1月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造車新勢力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靠中低端車型起家的企業迎來發展機遇期。
哪吒和零跑實現突圍
數據顯示,1月哪吒汽車銷量達到11009輛,同比增幅超過400%,達到402%;零跑汽車也以8085輛的交付了實現了超過400%的增長,同比增幅達到了434.00%。同時,一直高舉高打、表現搶眼的“蔚小理”們卻出現疲態,尤其是曾經的領頭羊蔚來,銷量為9652輛,同比增長33.60%,雖然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表現,但卻遠低于新能源乘用車行業總體138.7%的增幅,難免引人側目。而且,不僅蔚來,小鵬和理想的增幅也不及平均水平,拖了新能源乘用車行業增長的后腿。
一直高舉高打引領造車新勢力發展,甚至支撐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高端市場的“蔚小理”顯現疲態的同時,哪吒和零跑卻一直沿襲傳統自主車企的發展路徑,從中低端開始,開啟造車進程。與“蔚小理”瞄準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同,哪吒和零跑的車型一直布局在中低端,10萬~20萬元的售價區間,讓它們在過去兩年間的銷量并未有太大起色,也被排除在第一梯隊之外。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兩家企業的銷量卻不斷抬升,哪吒不僅連續幾個月實現單月銷量過萬輛,而且同比銷量也在大幅提升。零跑的銷量雖然沒有哪吒那么耀眼,但爬升速度也非常快。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排名的變化引發廣泛關注,也折射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競爭的一些新風向。
“目前,幾家造車新勢力的表現都不錯,這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大環境;另一方面也顯示出這些企業產品持續得到市場的認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不能完全以銷量“論英雄”,而且一兩個月銷量排名的變化,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他更看好位于頭部的幾家新勢力的發展。“企業車型的調整、消費節奏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其市場表現,我們不能僅從銷量上判斷一個企業的未來發展。”許海東說。
中端市場崛起帶來新機遇
“無論是從市場需求,還是從汽車行業的發展看,中端消費市場都是必須要打開的一個市場。只有中端市場打開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才有可能持續下去。”一位自主新能源汽車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強調。盡管過去一兩年,在高端和低端這兩端產品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如果中端消費市場不能形成持續的市場消費,很難保證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發展。畢竟,高端車的消費群體占比相對較小,消費需求沒有那么大,不可能成為銷量占比最高的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也不可能長期依靠高端車來推動。
在低端車領域,相關企業正在面臨激烈的競爭。以A00車級為代表的小微型新能源汽車在過去一兩年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售高峰。甚至有數據稱,在我國,低速電動車有幾百萬輛的市場需求,小微型電動汽車將逐步取代這些車輛,進而為低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幾百萬輛的增量,從而催動相關車型銷量的提升。但事實上,并非所有做小微型電動汽車的企業都能從中獲益。目前,小微型車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以五菱宏光MINIEV為代表的車型用相對較低的價格搶占市場,部分企業在這一市場的競爭中已經開始掉隊。
日前,歐拉黑貓和白貓兩款微小型車宣布不再接受訂單,雖然官方給出的原因是芯片短缺、零配件供給不暢、國補退坡等諸多原因造成的暫停接受新訂單,而非停產。但種種跡象表明,歐拉的這兩款車并沒有給長城汽車帶來多大的利潤。虧損狀態下,企業自然會進行調整。“車企一窩蜂地開始做小微型電動汽車,多是奔著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去的,沒想到會賣這么多。開始的時候不賺錢,虧點就虧點,畢竟有正積分。但量多了之后,企業也承受不起,自然會想辦法止損。”一位業內資深專家認為,以低價打市場的小微型電動汽車,未來會面臨一定的挑戰,新能源汽車低端市場能否持續保持快速增長也有很大不確定性。
在高端和低端市場的高速增長都面臨“天花板”之際,中端市場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必須要開拓的市場。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認知度的提升,中端市場必然會成為銷量的絕對主體。多家機構預測,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由“棒錘形”向“紡錘形”轉變,而這給了相關企業機會。哪吒、零跑乘此東風獲得更好的發展是必然。
新勢力格局仍將持續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并非所有致力于中端市場的造車新勢力都借上了這股東風,定位于中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威馬就正處于漩渦中。盡管威馬至今仍未公布1月的銷量數據,但種種跡象表明,成績不會很好看,這很大程度上源于威馬不斷爆出的負面消息。
去年底,威馬“鎖電”事件爆發,在網絡端、消費者之間引起廣泛關注,而威馬在事件爆發后并沒有做出足夠讓消費者信服的回應。雖然“鎖電”是為車輛安全考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威馬汽車在產品設計、產品質量,乃至售后服務中的一些問題,外界難免對威馬的競爭力存疑。再加上去年以來不斷發生的車輛起火等事件,負面消息纏身的威馬汽車不僅被零跑超越,甚至已經遠落后其他幾家造車新勢力企業,出現下滑的疲態。雖然威馬汽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沈暉在虎年開工的《威馬家書》中,用中國女足激勵員工,“讓我們像中國女足一樣拼搏,用百點光,耀出千分熱”,但在外界看來,相較于其他新勢力企業,威馬目前的發展面臨很大挑戰。
“我個人對造車新勢力中排名前6企業的的發展還是很看好的。”不過,許海東也表示,當前新勢力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無論是主流新能源車企比亞迪、廣汽埃安,還是各合資品牌,抑或者小米、百度等后來者,都是市場競爭中的勁敵。尤其是合資企業,當它們開始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將給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很大變化。同時,這些新勢力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隨著企業戰略的推進,每家企業的市場發展節點的不同、節奏各異,新勢力之間的競爭格局也將發生變化。
崔東樹表示,新勢力格局還沒有形成相對穩定的狀態,正處于不斷變化中。“隨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成長,誰的技術能跟上市場需求,誰的服務能做得更好,誰才有可能勝出。就像手機等行業一樣,新勢力的市場格局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斷變化,關鍵是看誰跑得快。”崔東樹說。(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