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創會會長、華星北方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響圍繞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立法及明確自動駕駛汽車國家戰略地位提出建議。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對全球數十億輛汽車進行全方位、最深度的技術改造。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智能汽車,不僅會改變汽車駕乘方式,重塑汽車產業體系,變革交通運輸和管理模式;還會提升國民經濟運行效率,節約大量社會資源和成本,保障生命安全;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與物之間的網絡化、智能化、平臺化鏈接,成為車路協同、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未來全球巨大產值的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對交通、物流、出行的深遠影響,不少國家已將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智能汽車發展提升到汽車強國戰略的高度,大力推動產業發展。
按照國際國內對自動駕駛技術的劃分標準,L2級屬于輔助駕駛,已經在特斯拉、“蔚小理”等車型上實現量產;L3級屬于條件自動駕駛,德國和日本已分別向奔馳、豐田發放生產許可;L4級屬于高度自動駕駛,是目前各國競爭的熱點。
李響介紹,經過多年的道路測試和技術驗證,我國L4級的頭部企業技術成熟度明顯提高,正處于向商業化探索的階段。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2021年7月30日印發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第二十七條規定“車輛在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過程中,不得非法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不得搭載危險貨物”,已明確除“非法”外可以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北京已允許并頒發高速公路測試許可,包括乘用車和重卡。北京和廣州已允許并頒發driverless測試許可。
當前,我國《道路交通法》、《公路法》、《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等主要法律法規都是以“駕駛員”為主要管理對象,對無人駕駛無法可依,造成技術創新存在法律障礙,對智能汽車的測試、量產、使用、管理等認知不統一。現行的唯一政策是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印發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形式上僅僅是三部門文件。層次最高的行業發展綱領性文件是2020年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尚達不到國務院層面。為此,李響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快自動駕駛立法。歐美日德等國家正在通過豁免、起草、修改、完善等方式出臺或正在出臺自動駕駛的相關法律。建議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和地方省市通過豁免、起草、修改、完善的試點方式,探索自動駕駛管理,最終形成中國特色自動駕駛法律體系。
(二)明確自動駕駛汽車的國家戰略地位。2022年1月12日,工信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載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新車市場占比達到20%。近年來不斷增加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搭載了智能化的駕駛系統,未來智能汽車一定是純電動+自動駕駛。為此建議將自動駕駛納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戰略中,提高自動駕駛的戰略地位,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未來智能汽車發展中彎道超車,奠定中國汽車工業全球領先的地位;也為未來幾年帶動生產、拉動消費提前布局規劃。(記者:陳萌)